晨歌的對稱。起源於中世紀歐洲吟唱詩人在戀人窗前所唱的情歌,通常用吉他或曼多林伴奏。近代的小夜曲既有聲樂作品,也有器樂作品。聲樂作品如F.舒伯特的《小夜曲》,器樂作品如J.海頓的《F大調絃樂四重奏》第2樂章,其中都有描寫撥絃樂器伴奏的效果。小夜曲有時也包括晨歌,如舒伯特的《聽,聽!雲雀》,歌詞是莎士比亞的戲劇《辛白林》第2幕中的1首晨歌,常被稱為小夜曲。

  18世紀70年代在歐洲貴族宮廷裏出現的一種器樂重奏或小型樂隊演奏的娛娛樂性組曲,也稱小夜曲,由小步舞曲、進行曲和奏鳴曲快板樂章組成,性質和嬉遊曲相似。W.A.莫紮特的小夜曲大多是少數管弦樂器演奏的組曲,有的純粹由管樂器或弦樂器演奏。L.van貝多芬、J.勃拉姆斯、П.И.柴科夫斯基、A.德沃紮克、E.埃爾加、A.勛伯格等都作有這一體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