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曲傢。1925年9月生於河北省定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傢庭。1968年2月8日病逝於北京。1938年參加八路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活躍在冀中和晉綏部隊的文工團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戰鬥文工團音樂研究室副主任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工團編導、創作員等職。1956~1958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進修作曲。

  羅宗賢自1943年開始音樂創作,至1949年前,已作有歌曲近100首,秧歌劇、歌劇及其他戲劇音樂作品十餘餘部,其中以歌劇《劉胡蘭》(與黃慶和等合作,魏風等編劇,1948)影響較大。這部歌劇成功地塑造瞭女英雄劉胡蘭烈士的藝術形象。劇中的《數九寒天下大雪》一曲流傳至今,成為音樂會上經常演唱的曲目。他的主要代表作還有:歌曲《英雄們戰勝瞭大渡河》(與時樂濛合作)、《桂花開放幸福來》、《巖口滴水》,以及歌劇《草原之歌》(任萍編劇,1955)、音樂藝術影片《阿詩瑪》(與葛炎合作)等。

  羅宗賢始終堅持深入生活,堅持學習民間音樂,特別重視親自采集第一手的民間音樂資料,吸取其精華運用於自己的創作之中。他的作品質樸、明朗、開闊,具有真摯的情感和濃鬱的民族風格。其歌曲作品已輯成《羅宗賢歌曲選》(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