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諾族聚居在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景洪縣基諾洛克山區,人口11974人(1982年統計)。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基諾族音樂主要是民間歌曲、歌舞曲等。

  民間歌曲 有山歌、風俗歌、獵歌、兒歌、催眠歌,以及宗教歌曲等。①山歌的音樂具有抒情性質,內容廣泛,多為獨唱;情歌中有對唱。山歌的節奏較自由,曲調依字行腔,一曲多詞。反復演唱時,詞曲略有變化,句尾常運用顫音唱法。常用五聲音階徵徵調式,調式支柱音為上方大二度和純五度。下例是情歌常見的曲調:②風俗歌,包括過年調、賀新房調、婚禮調、喪事調等。演唱形式有獨唱(隻限於喪事調)、齊唱、領唱加伴唱(常伴隨一平行四度曲調)3種。③獵歌,基諾族喜愛狩獵,獵獲後唱歌以示慶賀。演唱時多敲擊具有不同音高的竹筒為伴奏,又稱“竹筒調”。曲調有:走路調,在狩獵歸途中唱;回傢調,在回到傢中邀請鄰居共享野味時唱。如下例:④兒歌的曲調活潑,節奏鮮明。多為齊唱,載歌載舞。⑤催眠歌除用以哄慰孩子入睡時唱外,多為父母遠出時囑咐在傢孩子時唱。

《情歌》

《走路調》

  基諾族過去信仰多神。從事宗教活動的人有兩種稱謂:①“白勞坡”多為年事較高的老人擔任,主持祭神、給新生兒的命名、占卜未來吉兇、除災治病等;②“瑪佩”主持驅鬼、蓋房、喪事等儀式。他們所唱的曲調,分別稱為“白勞坡調”及“瑪佩調”。

  此外,有敘述民族歷史、民間傳說故事及生產知識等內容的“敘事歌”和酒宴上演唱的“酒歌”等,多為獨唱。

基諾族的打竹筒

  歌舞曲 歌舞曲中最常見的是大鼓舞。表演時將大鼓置於架上,兩人(多為男性)邊舞邊敲,另有數人敲擊鋩鑼及镲,眾人圍成圓圈或排列於鼓前兩側伴唱。伴唱系領唱、合唱形式,也可由兩排人相互問答對唱。

  基諾族的民間樂器有:“底特”,彈撥樂器,木制,圓鼓形音箱,蒙以蛇皮、蛤蟆皮,或竹筍外皮,張二弦,用以伴奏歌唱。“畢吐嚕”,吹奏樂器,竹制,管開2孔,直吹。此外還有口簧、大鼓、鋩鑼、竹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