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E.巴赫

  德國作曲傢、管風琴傢。為J.S.巴赫的第3子。1714年3月8日生於魏瑪,1788年12月14日卒於漢堡。4歲起學管風琴,稍長,奉父命學法律,仍堅持學習音樂,24歲時即名噪柏林。1740年長笛傢腓特烈大帝即位後後,第1次長笛獨奏音樂會即請他伴奏,並留任宮廷樂師達28年之久。有大量創作,並著有《論鍵盤樂器演奏藝術的真諦》一書,為當時的權威著作,今日仍為研究18世紀鍵盤樂器演奏方法之重要依據。1768年其教父G.P.泰勒曼去世,繼任乏人。大帝命其赴漢堡,一身兼5個教堂樂長,直至逝世。身後兩地均爭認他為本城人,柏林人稱他柏林巴赫,漢堡人稱他漢堡巴赫,聲譽之隆,由此可見。他是近代奏鳴曲式創始人,創作瞭符騰堡與普魯士奏鳴曲集。他的交響曲曾得到W.A.莫紮特與J.海頓的贊賞。莫紮特曾親自指揮他的清唱劇《耶穌復活與升天》。他一生所處的時代,正處於變革之中,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巴羅克音樂末期與古典主義音樂初期的混合風格,而又有刻意模仿海頓、曲意迎合大帝所喜歡的華麗堂皇的風格。他的晚期作品大膽引進瞭大量半音階模進樂句,開拓瞭浪漫派風格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