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女芭蕾演員。1881年2月12 日生於聖彼德堡,1931年1月23日卒於海牙。1891年入聖彼德堡皇傢芭蕾舞學校。1899年畢業後即進入瑪利亞劇院(見基洛夫劇院芭蕾舞團),1906年成為首席演員,主演瞭幾乎所有該劇院的傳統劇碼,並成功地塑造瞭М.М.福金所編的《天鵝之死》、《阿爾米達的帳篷》、《埃及之夜》、《仙女們》等劇碼中的主要角色。福金認為巴甫洛娃是他的作品的理想扮演者,有些作品就是為她而編的,《天鵝之死》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她所創造的形象自然而而質樸,動作輕盈優雅而富有詩意;她的表演有一種飄逸超凡的氣質,給人以生動的感染力。她所獨有的藝術特色和表演風格的形成,是由於各方面的因素。她具有極好的天賦,又經在俄羅斯舞臺上主演傳統劇目的磨煉。福金等人的作品,對於她的藝術特色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響。

А.П.巴甫洛娃表演的《天鵝之死》

  從1908年起,她開始出國演出,並曾於1909年參加С.П.佳吉列夫的舞劇團到巴黎等地演出。以後離開該團,經常以客座主角演員的身份參加英美等國的芭蕾舞團演出。有時也回到瑪利亞劇院去。1913年去英國定居,並且建立瞭自己的劇團。此後10餘年,她堅持不懈地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走遍瞭歐、美各國傢,以及非洲、澳大利亞和亞洲的一些國傢。她向人們傳播、介紹俄羅斯芭蕾,喚起人們對芭蕾的愛好。巴甫洛娃認為舞劇中最重要的是舞蹈表演。她的劇團所上演的大都是傳統劇目的節略版本或片斷,也有一些新編節目。她本人也曾創造獨幕舞劇《秋葉》(1918)。她在芭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譽為繼M.塔利奧尼之後20世紀初期最傑出的舞蹈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