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動態的角度指一定歷史時期內廣泛影響人們美術活動的觀念體系。人們從事美術創作與批評,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參照某種觀念體系,從而進行對題材的選擇、對風格的追求以及對作品的批評和對美術歷史的評價。隨著社會、文化諸條件的變化,有關美術的觀念體系必然發生變化,批評傢在把握處於變化中的觀念體系時,通常使用美術思潮這一概念。

  一種富於生命力的美術思潮通常在創作與批評的層面上導致美術運動,即在一定時期內,許多藝術傢、批評傢依照共同的觀念體體系從事創作和批評,改變或更新人們的美術活動。例如興起於中國北宋的文人畫思潮在繪畫觀念、題材選擇、形式處理、材料運用甚至藝術交流途徑等方面,都使傳統觀念體系發生改變,形成一種影響深遠的美術運動。美術思潮與美術運動通常是相互依存的。

  一種美術思潮的興起有著十分復雜的原因,在本質上,它是社會審美理想變遷在美術領域的表現。因此,美術思潮時常超越美術,與文藝思潮乃至哲學思潮相關。例如浪漫主義思潮,它不但造就瞭歐洲美術中的浪漫主義,同時也影響著歐洲的文學、音樂和舞蹈;興起於20世紀初的西方現代主義思潮也是如此。因此,美術思潮以及與之相關的美術運動有著比美術流派更寬泛的內涵:①它們不以地域、藝術機構作為劃分自己的界限;②一個特定的觀念體系往往包容較多的風格流派,例如文人畫思潮及其運動可以包容文人畫諸流派;現代主義思潮也將形形色色的現代主義派別作為自己的支脈。與美術流派相比,美術思潮屬於更高層次的概念,表示比前者更為普泛的美術現象。

  美術思潮,它的更迭與變化是美術發展中常見的現象。通過對它的認識,有助於認識各種流派的形成與發展,有助於認識不同風格的觀念依據以及美術與社會文化現象的普遍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