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詩人。據傳生於安斯巴赫附近的埃申巴赫(今稱沃夫拉姆斯—埃申巴赫)。下層貴族出身,未受過系統教育,多年作為行吟詩人流浪各地,深入民間。先在維爾登堡的歐登瓦爾特宮廷,自1201(或1203)年在圖林根公爵赫爾曼宮廷服務。1204年結識詩人瓦爾特·封·德爾·福格威德。晚年生活在施泰爾馬克。他是當時宮廷史詩的主要代表之一,寫過3部宮廷騎士史詩:《帕爾齊法爾》(1200~1210)、《維利哈爾姆》(1215)和《蒂圖埃爾》(約1215),後兩部均為片斷。《帕爾齊齊法爾》共有16卷,24,840行,以法國同名小說為藍本,取材於亞瑟王傳說和聖杯故事,描寫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年經過宮廷教育,成為標準的基督教騎士的過程。此外,早期還寫有8首騎士愛情詩,其中3首是以敘事體起始的“破曉歌”,描寫當晨曦初上時騎士與情人告別的情景,語言生動,含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