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委託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領導的,中國少年兒童的群眾組織,是少年兒童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少年兒童組織已有50多年的光榮歷史。在民主革命時期,各革命根據地先後建立過勞動童子團、共產主義兒童團、抗日兒童團等少年兒童組織。在反動統治區域,也建立過地下少先隊組織。這些組織帶領少年兒童站崗放哨,募捐勞軍,支援前線,送情報,發傳單、宣傳革命道理,學習文化,在革命鬥爭中接受教育和鍛煉,為革命作出瞭貢獻。這些組組織是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前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13日建立瞭全國統一的少年兒童組織──中國少年兒童隊。為瞭更確切地反映少年兒童組織的性質、任務和適應少年兒童們的願望,引導少年兒童一代以革命先鋒為榜樣鍛煉成長,1953年6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將中國少年兒童隊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簡稱少先隊)。

  少先隊的任務是:團結教育廣大少年兒童,聽黨的話,努力學習,鍛煉身體,貫徹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五愛教育”,把少年兒童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守紀律的一代新人,立志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做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少先隊組織和學校共同擔負著培養共產主義新一代的任務,它們的工作目標是一致的,少先隊配合學校更好地培養少年兒童。少先隊有自己光榮的歷史,優良的傳統,有自己的標志和特點。少先隊的作用是學校不能代替的。

  少先隊隊員:凡是7周歲到14周歲的少年兒童,願意參加少年先鋒隊,願意遵守隊章,向中隊委員會提出申請,經中隊委員會批準,就成為隊員,隊員入隊要為人民做一件好事,要舉行入隊儀式。

  少先隊組織:在學校設立大隊或中隊,中隊下設小隊。小隊由5~13人組成,設正副小隊長。中隊由兩個以上的小隊組成,成立中隊委員會,由3~7人組成。大隊由兩個以上中隊組成,成立大隊委員會,7~13人組成。小隊長和中隊、大隊委員會都由隊員選舉產生。半年或一年選一次。大隊和中隊委員會,可以根據工作的需要,設隊長、副隊長、旗手和學習委員、勞動委員、文娛委員、體育委員、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等,分別管理隊的各項經常工作。

  少先隊隊長和隊委會委員的級別標志如下圖。

少先隊隊長和隊委會委員的級別標志

  各級隊長和隊委會委員應在左臂佩帶紅色佈條。大隊長和大隊委員會委員為3條,中隊長和中隊委員會委員為2條,小隊長為1條。紅色佈條長4厘米,寬1厘米(為佩帶方便起見,可用白佈一塊,長7厘米,寬6厘米,將紅佈條縫在上面,條與條之間相隔1厘米,左右各留1厘米。新式夏季隊服已改為肩章)。

  少先隊的隊旗:五角星加火炬的紅旗。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火炬象征光明,紅旗象征革命勝利。少先隊舉行大、中隊集會、活動、檢閱時使用隊旗。

  大、中隊隊旗標準式樣,如下圖。

大隊旗

中隊旗

  少先隊的標志:紅領巾,代表紅旗的一角,象征著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每個隊員都應該佩戴它和愛護它,為它增添新的榮譽。

  紅領巾標準,如下圖。

紅領巾標準樣式

兩個佩戴紅領巾的少年先鋒隊員

少先隊員敬禮圖

  少先隊的隊禮:右手五指並緊,高舉頭上。它表示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在升降國旗、隊會出旗退旗,在檢閱儀式上,在烈士墓前,以及對待師長等都應該敬隊禮。

  隊員敬禮,如上右圖。

  少先隊的呼號:“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回答:“時刻準備著!”它體現少先隊組織的政治方向和黨對少先隊員的要求,也充分表達瞭少先隊員的理想和決心。前一句“呼”,講的是理想和目標;後一句“答”,講的是決心和行動。呼號一般由輔導員領呼,也可以邀請革命先輩、英雄模范和黨團幹部領呼。

  少先隊的儀式:少先隊在重大節日,舉行大、中隊活動,主題隊會,以及夏令營開營和結營式,都應該舉行儀式。舉行儀式能夠給隊員一種莊嚴的感受,使他們尊重和熱愛自己的組織,增強隊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是向隊員進行組織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

  少先隊的作風:誠實、勇敢、活潑、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