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根據衛生學的要求,安排學校膳食,使學生得到足夠的營養,以促進學生身體生長發育,增強他們的體質。

  學生飲食特徵 兒童、少年和青年正處在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需要豐富的營養。在安排學生膳食時,應保證他們對熱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同時註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要預防學生發生胃病及腸道傳染病。學校為學生提供午餐或課間加餐時,要註意補充傢庭營養的不足。

  學生營養的要求 ①熱量。兒童和少年基礎代謝大於成人,對熱量的要求也高。熱量不足常是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WHO) 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1973年估計,生長所需熱能每克組織約為5千卡,設定含16%脂肪和18%蛋白質,嬰幼兒、少年和青年所需熱能如下表所示。

表1 嬰幼兒、少年和青年所需熱能表

  ②蛋白質。是身體細胞和組織的主要成分,也是調節生理活動的主要物質。由於學生的身體骨骼、肌肉、內臟的迅速成長,蛋白質的需要量也大大超過成人的需要量,學生膳食中蛋白質的含量應占總熱量的12~14%。蛋白質由數十種氨基酸組成。學生膳食中補充適量的賴氨酸對促進學生的身體發育更為重要。肉、魚、蛋、奶、豆類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這些食物有助於學生身體生長發育。

  ③脂肪。是供給身體能量的重要來源。身體的細胞、組織器官中都含有脂肪,它同時有調節體溫和保護器官的作用。維生素 A、D、K也溶解和貯存在脂肪中。奶和奶制品、蛋黃、動物的脂油、植物油都是膳食中脂肪的重要來源。

  ④醣。也稱碳水化合物,是身體中重要的能源,是機體新陳代謝中不可缺少的。身體中醣大量存在於肝臟及肌肉組織中、部分醣轉化為脂肪貯存在身體中。各種糧食是身體中醣的主要來源;糖、蜂蜜和各種水果、幹果也是學生膳食中醣的來源。

  ⑤維生素。身體中含量很小,但又是參與身體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極其重要的化學物質。維生素可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即 A、D、E、K等和水溶性維生素主要是B族和C。維生素A:主要含於動物脂肪、肝臟(尤其是雞肝、羊肝)、蛋黃、胡蘿卜等蔬菜、水果中。它對組成上皮細胞、促進發育和視覺功能十分重要。維生素 D:它主要存在於脂肪尤其是魚肝中,蛋黃中也含有維生素 D。它對於兒童骨骼和牙齒的生長極為重要,能促進身體中鈣和磷的吸收。維生素 B族:它是身體中各種酶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新陳代謝和身體發育,對神經系統的功能也十分重要。各種糧食和豆類以及酵母、動物的內臟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B。學生由於身體發育的需要,應增加維生素B2的供應。維生素 C:是細胞還原氧化的不可缺少的物質,還形成抗體和參與造血過程,能增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它廣泛存在於蔬菜及水果中,遇熱極易破壞。

  ⑥無機鹽。身體中含有許多種無機鹽,學生生長發育中最需要的是鈣、磷、鐵、碘和微量元素鋅,它們是骨骼、血液和神經系統調節的重要成分。

  ⑦水。身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嚴重失水會導致新陳代謝紊亂以至死亡。身體中各種生理過程都有水參與,此外它還有調節體溫、排泄各種代謝物的作用。身體中水占體重的60~70%,小兒占80%。(如下表所示)

表2 學生每日膳食中營養供給量

  學生飲食衛生管理 學生飲食必須由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員管理,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①制定食譜。必須每周制定食譜,定期檢查學生實際攝入的營養素是否合理。②檢查食堂、廚房環境和用具的衛生狀況。③檢查原料、輔料的衛生狀況。腐敗變質、污穢不潔、不符合食品衛生法規定的食品不準食用。④檢查炊事人員的健康。每年體格檢查一次,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的,必須調離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