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聲腔。因形成於浙江餘姚而得名,屬明代南戲四大聲腔(即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昆山腔)之一。淵源待考。明成化年間,紹興府餘姚縣已出現“有習為倡優者,名曰戲文子弟,雖良傢子不恥為之”的情形(陸容《菽園雜記》)。嘉靖年間,流傳到常州、潤州(今江蘇鎮江)、池州(今安徽貴池)、太平(今安徽當塗)、揚州、徐州6府。主要活躍於民間,為士大夫所鄙視。其形式為曲牌聯套體結構的傳奇體制,演唱時不被管弦,隻用鼓板。明末《想當然》傳奇卷首有繭室主人《成書雜記》,說餘姚腔“俚詞詞膚曲,因場上雜白混唱,猶謂以曲代言”,所指即“滾白”、“滾唱”,可知餘姚腔也是運用“滾調”唱法的。今人錢南揚《戲文概論》認為青陽腔及其“滾調”出自傳入池州的餘姚腔的影響(青陽舊屬池州府)。明末以後,餘姚腔衰落,其演變和影響尚待研究。今人有認為浙江調腔(指新昌高腔和寧海平調)仍保留有餘姚腔的遺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