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說話話本集。近人繆荃蓀於上海發現後,於1915年刻印,收入《煙畫東堂小品》叢書。包括《碾玉觀音》、《菩薩蠻》、《西山一窟鬼》、《志誠張主管》、《拗相公》、《錯斬崔寧》、《馮玉梅團圓》等7篇。據繆氏題跋說:“尚有《定州三怪》一回,破碎太甚;《金主亮荒淫》兩卷,過於穢褻,未敢傳摹。”《金主亮荒淫》一種,曾由葉德輝以單本刊行,題作:《金虜海陵王荒淫》。繆氏據以刻印的底本,據題跋說“是影元人寫本”。原書卷數無考,但確是具有相當數量的話本彙集。

  《京本通俗小說》的7篇話本是現存最早的宋人說話話本。其中的《碾玉觀音》、《錯斬崔寧》兩篇在思想、藝術成就上較為突出。《碾玉觀音》敷敘裱褙匠的女兒璩秀秀與碾玉工人崔寧追求幸福的愛情生活的故事。《錯斬崔寧》即清代劇作傢朱素臣所作《十五貫》傳奇的故事原型。其他各篇,如《菩薩蠻》、《志誠張主管》在於宣揚因果報應,藝術結構也較平直。《西山一窟鬼》是一篇荒誕無稽的鬼故事,惟人物寫得比較生動,也反映一些社會生活的側景。《拗相公》寫王安石推行新法不得民心的故事,反映瞭宋代反對新法一派的思想傾向。《馮玉梅團圓》一篇通過農民起義的動亂背景,歌頌瞭一個封建官僚的女兒身陷義軍之中,嫁與范希周,而在義軍被征服後,仍能感恩誓不另嫁終得團圓的故事。思想、藝術成就不高,但在正文之前有一段“頭回”,寫北宋汴京失陷時兩對夫妻失散的亂離故事,真切動人,反映瞭市民階層的道德觀念。以上7篇,《錯斬崔寧》曾收入明人馮夢龍編印的話本集《醒世恒言》中,其他6 篇收於話本集《警世通言》中,但都經過馮夢龍的修改,在文字上有所加工提高。這7篇話本的發現,對於研究宋元話本的思想、藝術面貌,很有價值。1954年,曾將這7篇話本排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