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前身是中華民國大學院中央研究院。1927年4月18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議決設立中央研究院籌備處,推蔡元培等6人為籌備委員;同年7月決定在中華民國大學院內設立中央研究院。10月大學院召開中央研究院籌備會議,議決以大學院院長蔡元培兼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並推定徐淵摩、王小徐、蔡元培、唐鉞、高魯等40人分別為地質、理化實業、社會科學、心理學研究所和觀象臺籌備委員。1928年4月,國民政府撤中華民國大學院,改中央研究院為國立中央研究院,蔡蔡元培為院長。6月9日,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

  中央研究院直隸國民政府,任務是從事科學研究並指導、聯絡、獎勵學術研究。設總辦事處於南京;先後在南京、上海、北平(今北京)等地設立天文、氣象、物理、化學、工程、地質、歷史語言、社會科學、心理9個研究所和自然歷史博物館(後改為動植物研究所);設評議會,為最高學術評議機構。1935年6月20日,第一屆評議會成立,李書華、莊長恭、周仁、王傢楫、謝傢聲、丁文江、竺可楨、汪敬熙、王世傑、胡適、李濟等42人當選為評議員。各研究所設所長一人,由院長在該所專任研究員中聘任。研究人員分為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和練習生(或研究生),工作需要時,得設編纂、技正、技士若幹人。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工作包括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和理論科學三類。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央研究院先後內遷至四川、廣西、雲南省。初集中在重慶、桂林、昆明。後在昆明的部分研究所遷至四川南溪,桂林各所再遷重慶,大多集中到四川。當時物質條件雖簡陋,但研究工作並未中斷。1940年蔡元培病逝後,朱傢驊任代理院長,薑立夫等30人當選為第二屆評議會評議員;人員增至418人,其中絕大多數為研究人員。抗戰勝利後,中央研究院一面接收日本人設在上海和北平的研究機構;一面遷回南京、上海,先後增設數學、動物、植物、醫學4個研究所,改社會科學所為社會研究所,此時共13個研究所。1947年10月,中央研究院為指導、聯絡、獎勵學術研究,正式建立院士制度,完成瞭以院士為主體,由院長主持,評議會負責學術評議,各研究所從事學術研究的體制建設。院士為終身榮譽職。1948年3月,第二屆評議會選舉薑立夫等28人、王傢楫等25人、吳敬恒等28人分別為數理、生物、人文三組院士。中央研究院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克服諸多困難,對中國近代科學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一定貢獻。

  1948年5月,中央研究院改隸總統府。12月,中央研究院數學、歷史語言兩研究所大部遷往臺灣省;在81位院士中,遷去臺灣者僅有傅斯年、林可勝等7人。1949年10月,其餘留在大陸各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科學院接管。

  遷臺灣後,“中央研究院”院長先後由朱傢驊、胡適、吳大猷、李遠哲等人擔任,設有物理、數學、化學、資料科學、地球科學、統計學、原子分子科學、植物、動物、生物化學、生物醫學、分子生物、歷史語言、民族、近代史、經濟、美國文化、三民主義18個研究所及1個計算中心。

  

推薦書目

 孔慶泰. 前中央研究院的組織機構和重要制度. 歷史檔案, 19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