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委託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直接領導的,中國少年兒童的群眾組織,是少年兒童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預備隊。簡稱少先隊。

  在民主、民族革命時期,各革命根據地先後建立過勞動童子軍共產主義兒童團抗日兒童團等準武裝部隊。在反動統治區域,也建立過地下少先隊組織。這些組織帶領少年兒童宣傳革命道理、投身革命實踐、學習文化知識,在在革命鬥爭中接受教育和鍛煉,為革命作出瞭貢獻,是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前身。1949年10月13日建立瞭全國統一的少年兒童組織——中國少年兒童隊。1953年6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其更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少先隊被解散。1978年10月,共青團十屆一中全會通過瞭關於恢復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名稱的決議,恢復瞭中國少年先鋒隊的組織活動。

中國少年先鋒隊的組織活動

  少先隊隊章:1954年6月1日青年團中央正式公佈瞭第一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現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共15章,由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00年6月3日通過。

  少先隊宗旨:團結教育少年兒童,聽黨的話,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努力學習,鍛煉身體,參與實踐,培養能力,立志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維護少年兒童的正當權益。

  少先隊組織:1984年7月25日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和輔導員會議選舉產生瞭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簡稱全國少工委。全國和地方各級少工委是相應的經常性工作的領導機構,由同級少先隊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全國代表大會原則上每五年召開一次。

  在學校、社區設立大隊或中隊,中隊下設小隊。小隊由5~13人組成,設正副小隊長。中隊由兩個以上的小隊組成,成立3~7人的中隊委員會。大隊由兩個以上中隊組成,成立7~13人的大隊委員會。小隊長和中隊、大隊委員會都由隊員選舉產生,半年或一年選舉一次。各級隊長和隊委會委員應在左臂佩戴臂章。臂章長7厘米,寬6厘米,綴紅色帶。帶長4厘米,寬1厘米,帶間距1厘米,左右各留1厘米。大隊長和大隊委員會委員綴3條帶,中隊長和中隊委員會委員2條,小隊長1條。

  凡是7周歲至14周歲的少年兒童,願意參加少先隊,願意遵守隊章,向中隊委員會提出申請,經批準,就成為隊員。隊員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可以對隊的工作和隊的活動提出意見和要求。20世紀末,由上海發起,吸收6~7歲的兒童作為預備少先隊員,授予“綠領巾”。綠領巾是少先隊的預備隊。

  少先隊組織和學校共同擔負著培養共產主義新一代的任務,它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少先隊密切配合學校教育,舉行隊會,組織參觀、訪問、野營、旅行、故事會,開展文化科學、娛樂遊戲、軍事體育等各種有意義有趣味的活動,以及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和社會工作,充分發揮隊組織的教育作用。

  隊旗、隊徽:五角星加火炬的紅旗。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火炬象征光明,紅旗象征革命勝利。少先隊舉行大、中隊集會、活動、檢閱時使用隊旗。五角星、火炬加上寫有“中國少先隊”的紅色綬帶組成隊徽。

  紅領巾:代表紅旗的一角,象征著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是少先隊的標志。每個隊員都應該佩戴它和愛護它,為它增添新的榮譽。

  隊禮:右手五指並攏,高舉頭上,表示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呼號:“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回答:“時刻準備著!”

  隊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一屆一中全會於1987年10月通過,將《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作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周鬱輝詞,寄明曲。

  共青團中央主辦《中國少年報》,1951年創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