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擔負工程保障任務的兵種。包括工兵、舟橋、偽裝、建築、工程維護、野戰給水工程等專業部(分)隊。

工程兵某部使用門橋漕渡坦克

  1927年8月1日,參加南昌起義的國民革命軍編有2個工兵營營。1930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團成立工兵隊。到1933年底,紅一方面軍各軍團、軍、師、團均組建瞭工兵分隊。土地革命戰爭中,紅軍工兵分隊以炸藥、鍬鎬等簡易器材擔任架橋、修路、爆破、設障、構築工事等任務;長征途中,擔任先遣偵察、修路架橋等任務,保障紅軍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各師、各支隊均編有工兵分隊。工兵分隊除擔任作戰保障外,還同人民群眾一道開展交通破襲戰、地雷戰、地道戰等。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工兵得到較快發展。1946年3月,成立東北民主聯軍工兵學校。1947年3月,華東野戰軍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個工兵團。在作戰中,工兵協同步兵實施攻堅爆破、築路、架橋、漕渡以及向全國大進軍的工程保障任務。1949年9月,各野戰軍共組建工兵團8個,團以上單位普遍建立瞭工兵分隊。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工兵部隊進入新的發展階段。1951年3月,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工兵司令部。統一工兵編制,建立工兵院校。1955年8月11日,工兵改稱為工程兵。1961年5月,組建工程兵建築師。到1965年底,工程兵部隊發展到49萬餘人。1967年以後,逐步精簡建築部隊,發展工兵、舟橋和偽裝部隊,組建工程維護和給水工程部隊。1982年8月,軍委工程兵領導機構改編為總參謀部工程兵部。1985年,大部分工兵團編入集團軍。1992年4月,應聯合國秘書長的請求,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大隊赴柬埔寨執行聯合國維持和平任務。1992年9月,總參謀部工程兵部並入新組建的總參謀部兵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