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歷史建築物遺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文明路廣東省博物館院內。包括鐘樓和樓前的廣場。原為清朝貢院,1908年改為兩廣優級師範學堂,辛亥革命後改稱廣東高級師範學堂。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改為廣東大學,1926年易名為中山大學。1982年國務院公佈此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民黨一大舊址的鐘樓

  鐘樓為中西合璧式的磚木建築,建於1905年,平面呈凸字形。前部為鐘樓(見圖),高5層,24米,上端四面原有時鐘;後部為內兩層的長方形禮堂遺留物。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在此禮堂舉行,1925年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和廣東省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也在這裡召開。1927年,魯迅任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時,一度住在鐘樓上。鐘樓前面的廣場是當年群眾集會重要場所,國民黨一大期間及大會之後,孫中山多次在廣場高臺上向群眾發表演說,1926年慶祝廣東統一和慶祝北伐勝利等群眾集會都在這裡舉行。1957年,鐘樓辟為魯迅紀念館,廣場改名革命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