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中部地區。位於多瑙河及易北河和中部運河之間,約占全國面積的50%。中德高地是海西褶皺基底經長期侵蝕而準平原化,阿爾卑斯造山運動時又發生扭曲、斷裂、抬升和巖漿活動,形成低山、丘陵或盆地、緩坡與陡崖交織分佈的複雜地形。萊茵河穀和黑森窪地是穿越中德高地的南北交通要道。上萊茵河穀自巴塞爾至賓根是兩個平行斷層間的地塹,海拔約100~200米,受山地屏障,氣候溫暖晴朗,土壤肥沃,最宜種植葡萄。中萊茵河穀自賓根至波恩,穿過萊茵片巖山脈,河床窄、流速快。中德高地南部大大致在海拔1 000米,有黑林山脈、施瓦本山、弗蘭肯山、拜恩林山、波希米亞林山等。中德高地北部有萊茵片巖山脈(洪斯呂克山、陶努斯山、艾費爾高原、韋斯特林山、藻厄蘭山等,在500~800米)、黑森山地(500~600米)、威悉和頓堡林山(400~500米)、哈茨山(500~600米)、圖林根林山(500~600米)、厄爾士山(400~500米)。中德高地海拔不高,丘陵高地利用較好,河谷平原和盆地是人口和經濟密集區,如萊茵–美因河流域、萊茵–內卡爾河流域等。黑林山南北延伸160千米,北寬20千米,南寬60千米,最高峰費爾德山海拔1 493米。哈茨山是德國最北面的中等山脈,長約90千米、寬30千米,最高峰佈羅肯峰海拔1 142米。其中上哈爾茨是海拔600米的準平原,現辟為面積8.4萬公頃的自然保護地;中哈爾茨在佈羅肯峰周圍,海拔800米;下哈爾茨海拔300~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