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細胞內過多脂肪積聚的一種病理現象。正常肝臟按重量計算約含脂肪5%。肝臟的主要脂類為磷脂、甘油三酯、脂肪酸、膽固醇及膽固醇酯。脂肪肝患者肝內脂類超過肝臟濕重的10%,主要脂類為甘油三酯。脂肪在肝細胞漿內呈微滴狀,脂肪增多時可互相融合成大脂肪泡,把細胞核推向一側。肥胖引起的脂肪肝是良性的,不是肝硬變的前期,一般預後良好。飲酒引起的脂肪肝,在不戒酒的情況下,可能發生肝硬化。妊娠後期的脂肪肝死亡率可高達80%。

  發病機理 脂肪在小腸中消化後分解,小腸黏膜細胞將分解的脂肪酸和甘油一酯變成乳糜微粒(為大分子脂蛋白),經淋巴管進入血液。肝細胞可使乳糜微粒再生成甘油三酯及極低密度脂蛋白,釋入血液。脂蛋白在脂肪組織中經脂蛋白脂肪酶的作用產生脂肪酸,在脂肪細胞中積存。脂肪組織中的脂肪也可以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釋入血液,釋入血液後可再被肝臟利用。

  脂肪肝的發病機制包括:①脂肪酸的供應增加;②甘油三酯的合成增加;③脂蛋白的合成和釋放減少。

  病因 包括:①酒精中毒。嗜酒者的肝臟內乙醇取代瞭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合成也增加。②攝食過多。進食高脂食物時往往減少蛋白質的攝取。③肥胖。肥胖者約半數有輕度的脂肪肝。④糖尿病。50%~80%成年後開始的糖尿病患者肥胖,青年糖尿病患者脂肪肝少見,約占4.5%。⑤營養缺乏。營養不良、蛋白質缺乏也是脂肪肝的重要原因。

  臨床表現 可能無特殊癥狀。肝腫大為最常見的表現,其次是肝區疼痛或肝臟觸痛。少數病人可發生黃疸、腹水及水腫。部分病人血清膽紅素升高,血清氨基轉移酶、堿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轉移酶亦有輕度至中度的升高。

  診斷 飲酒病人若有肝大、肥胖及糖尿病患者應考慮有脂肪肝。乙型肝炎抗原檢查可排除乙型肝炎。B型超聲波檢查可能發現肝臟結構模糊及聲波衰減等提示脂肪肝的表現,但有較多的假陰性和少數假陽性。CT成像有時可發現局灶的脂肪肝,表現為低密度區。在隨診中,此種低密度區可能縮小或消失。確診仍需根據肝穿刺活體組織檢查。血脂檢查的結果可供參考。

  治療 戒酒是最重要的治療措施。脂肪肝恢復較慢,有時要幾個月。肥胖患者需控制體重,飲食要限制熱量,但要有足夠的蛋白質及適當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