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關於社會政治現象和政治問題系統化的理解和說明,是人類思維反映政治實踐成果的理論形態。與“政治學說”、“政治理論”的含義比較接近。政治思想不同於一般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識,它通常具備一個較為嚴密的邏輯結構和一套複雜的觀點體系,可以被理解為人類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識等思維成果的系統化和理論化。政治的核心問題是國傢政權問題,政治思想的內容集中體現為一定歷史階段上的各個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關於國傢政權的態度和主張,即關於如何認識國傢,組織國國傢,管理國傢的觀點、理論和學說。

  政治思想的內容決定於人類政治實踐的范圍和特點。有什麼樣的政治實踐,就會有什麼樣的政治思想。政治思想終究是政治實踐的解釋和說明,也是為特定的政治實踐服務的。通常來說,當一個社會的政治實踐處於沖突和變革時期時,政治思想的內容就主要表現為對舊的政治制度的爭議、批判以及對新的政治制度的設想和論證;當一個社會的政治實踐處於和平和發展時期時,政治思想的內容則主要表現為對現實政治制度合理性的說明,探討改善現有制度的方案、調整社會利益關系、擴大政治統治基礎等內容。政治思想對政治實踐也起著積極的能動作用。一般來說,代表進步階級或政治力量要求的政治思想往往對社會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反映落後階級或政治力量要求的政治思想則對社會的發展起著消極的阻礙作用。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的政治思想直接決定於具體的社會政治實踐,並在根本上受到以一定生產力水平為基礎的社會經濟關系的制約。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經濟關系首先表現為階級關系。一定的政治思想總是一定階級、階層或社會集團利益的集中反映,特定的經濟關系和階級性質構成瞭政治思想的本質特征。政治思想作為一種思維產物,又具有其作為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存在和發展的特性,除瞭社會經濟關系和階級性質等決定因素之外,政治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還表現出一定的歷史繼承性,即任何一種政治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都不是孤立的,都要受到此前已經存在的政治思想背景的影響。因此,一個社會的文化傳統、宗教信仰、道德觀念以及哲學與科學的發展,都會成為左右政治思想形成和發展的制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