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浙江省與江西省間的主要通道,軍事要地。東北起浙江蕭山,西南迄江西東鄉,長約450千米。由諸暨、義烏、金華、衢州、玉山、上饒、鷹潭等走廊式盆地組成。兩端分別與杭嘉湖平原和鄱陽湖平原相連。走廊北依龍門山、千裡崗、懷玉山,南靠會稽山、仙霞嶺、武夷山,主峰海拔均在千米以上。中段較高,兩端漸低,南北兩側嶺脊相距60千米左右,底部寬5~30餘千米。地勢從兩側山嶺呈階梯狀下降,底部由河谷平原和丘陵崗地組成。平原海拔50米,丘陵崗地海拔200米左右,西端東鄉海拔40餘餘米,東端蕭山海拔10米以內。走廊內的河流在浙江境內主要有衢江、浦陽江,江西境內為信江,河流兩側地形平坦。從常山經白沙關通鄱陽湖平原,從蘭溪沿蘭江出建德,從諸暨沿浦陽江可抵杭州,向南經仙霞關、楓嶺關、二渡關、分水關、鐵牛關可達福建等地。

  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20℃,1月平均氣溫3~6℃,7月平均氣溫28~30℃。年降水量1 100~1 900毫米。農業以稻、麥、薯類為主,盛產橘、茶、桑蠶、油菜、棉花和毛竹等。城鎮主要有金華、衢州、上饒、鷹潭等。工業主要集中在各城市。浙贛鐵路和杭州—南昌公路(320國道)貫穿其間。浙贛鐵路連接北京—廣州、向塘—九江、蕪湖—貴溪、鷹潭—廈門、蕭山—寧波、金華—溫州、杭州—上海等線,信江、衢江、浦陽江等可常年通航100噸以下船隻。

  走廊位置重要,1861年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部從江西玉山經白沙關攻占常山、江山、金華等地後,即以金華為基地,與忠王李秀成等部北上嚴州(今建德境),西伐衢州、信州(今上饒),東北取蕭山、紹興、寧波,南攻福州。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在走廊內利用川谷幽險設置基地,對日軍形成嚴重威脅。1949年渡江戰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一部從樅陽至望江間渡江後直出走廊,控制義烏至東鄉的走廊地段,割斷國民黨軍湯恩伯、白崇禧兩集團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