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字俊乂。河間鄚縣(今河北任丘北)人。卒於天水木門。東漢末,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初平二年(191),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後因拒幽州割據勢力公孫瓚有功,升甯國中郎將。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戰中,建議袁紹派重兵增援烏巢未被採納,袁軍因而大敗。張郃反遭誣陷,憤而投奔曹操,任偏將軍。此後,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繼與都護將軍夏侯淵留守漢中。二十年,率軍進攻巴西宕宕渠(今四川渠縣東北),被蜀將張飛擊敗。後任蕩寇將軍。二十四年正月,從夏侯淵迎戰劉備軍於定軍山(今陜西勉縣南),當夏侯淵戰死,全軍面臨覆沒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後屯陳倉(今寶雞東)。曹丕稱帝後,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肅涇川北)胡羌,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今湖北荊州)。魏太和二年(228)春,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張郃領兵5萬,與蜀軍前鋒馬謖戰於街亭(今甘肅天水東南,一說今張傢川北),先將蜀軍圍困,絕其汲道,使其饑渴混亂,爾後督軍攻擊,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因功升征西車騎將軍。五年六月,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今天水南)遇諸葛亮伏兵,中箭亡。張郃戎馬一生四十餘載,被稱為曹魏五大良將之一。以用兵巧變著稱,又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