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小說傢。生於耶路撒冷。早年就學於希伯來大學,攻讀文學與哲學,1961年獲學士學位,後就學於師範學院並在中學任教。1963~1967年隨到法國攻讀博士學位的妻子一起住在巴黎,接受西方文化的薰陶和影響。回國後在海法大學任教,任比較文學教授。自1957年始,約書亞開始創作短篇小說,相繼發表瞭短篇小說集《老人之死》(1963)、《面對森林》(1968)、《1970年初夏》(1972)、《三天和一個孩子》(1975)。《面對森林》在當當代以色列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收入其中的《面對森林》一篇作品被評論界視為反映阿以關系問題的經典之作。《一個詩人的持續沉默》揭示的也是當代以色列社會中不容忽視的代溝問題。作品采用意識流手法,對人物心靈進行瞭深層次剖析。20世紀70年代,約書亞發表長篇小說《情人》(1979)、《遲到的離婚》(1982)、《五季》(1987)、《曼尼先生》(1990)、《通向世紀之末的漫長旅行》(1997)以及戲劇作品。代表作《情人》的背景置於1973年贖罪日戰爭後的海法,小說深受W.福克納創作的影響,充滿瞭大量的人物內心獨白,並著重描寫處於失眠、昏迷、迷遊狀態下的無意識活動。約書亞的短篇作品已被譯介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