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蛛科狼蛛屬一種。近灰黑色的一種大型蜘蛛。分佈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哈薩克斯坦。在中國主要分佈於新疆的伊寧、烏魯木齊等地。雌蛛體長約30釐米;雄蛛較小,長約20釐米。體表和步足均密被白、黑、棕色的長茸毛。頭胸部背面呈梨形,前端顯著隆起,背面中央有黑白相間的輻射狀毛帶,左右兩側有黃白色長毛帶。穴居狼蛛多分佈於草原,荒漠、半荒漠和森林區。在中國,尚見分佈於丘陵地帶的經濟作物區。它的洞穴多建造在溝渠、舊牆、畦溝溝和山坡的向陽面,地下水位高的濕潤土壤中。洞口橢圓形,直徑約2~2.5厘米。洞口附近長著苦參等植物。洞體垂直或在出口處稍有彎曲,深達30~60厘米。

  穴居狼蛛的雄蛛過遊蕩生活,雌蛛在通常情況下穴居生活。繁殖期在七八月間,雄蛛尋找洞穴內的雌蛛進行交配。雌蛛產出的卵包被在白色絲質的卵袋中發育和孵化。卵袋圓形,大小如鴿蛋,直徑約32厘米。

  穴居狼蛛是以其頭胸部前端的一對螯肢進行攻擊的。毒液經由螯肢上螯牙的開孔註入人畜的皮下。在被咬處可以看到兩個小紅點。人被咬後,很快會發生劇烈疼痛且難以忍受,個別病人大汗淋漓。凡受這種毒蛛咬傷的病人,臉部會呈現特有的青紫顏色、浮腫。救治不及時出現呼吸困難,脈搏轉慢,心律不齊。有的人視力模糊至失明。如未能及時搶救,病人過十幾小時常因心臟麻痹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