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文言長篇小說。徐枕亞著,共30章。1912年8月至1913年5月在《民權報》連載,1913年9月由民權出版部出版,後改由《小說叢報》社和清華書局出版,十餘年內印行32版數十萬冊。曾被上海民興社改編為話劇,明星影業公司改編為電影,為民初影響最大的暢銷小說。這部作品是徐枕亞根據自己與寡婦戀愛的經歷創作的。小說寫蘇州才子何夢霞在無錫鄉間小學教書,與房東的寡媳白梨影相愛,但兩人理智上又未能擺脫封建禮教的制約,隻能自我壓抑。為瞭以後後能經常見到夢霞,白梨影竭力撮合夢霞和小姑筠倩訂婚。無奈夢霞不肯移情別戀;筠倩追求婚姻自由,也難以接受嫂嫂的包辦。梨影傷心紅顏薄命,又感有負情人和小姑,病中焚稿,拒藥自戕。筠倩也既自傷又自責,抑鬱身亡。夢霞將一腔柔情化為俠骨,參加革命,於武昌起義中犧牲。這是中國第一部描寫寡婦戀愛悲劇的長篇小說,反映民國初年青年一代雖感受到禮教與愛情的沖突,卻還無法沖破禮教束縛這一特定時代的矛盾與困惑。全書駢散結合,但在小說形式上有新的探索,大量運用書信、日記體。小說以悲劇結尾,也突破瞭才子佳人小說大團圓終局的傳統模式,是民初言情小說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