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翅目葉甲科一類危害榆樹的昆蟲。

  種類 主要有榆藍葉甲(Pyrrhalta aenescens)、榆黃葉甲(P.luteola)、榆紫葉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榆夏葉甲(A.fortunei)4種。

  榆藍葉甲 成蟲體長7~8.5毫米,體黃褐色,鞘翅綠色,頭頂有一鈍三角形黑斑,前胸背板淡黃色,具3個黑色斑紋,中間一個倒葫蘆形,兩側為卵形(圖1)。分佈於中國的河北、北京、河南、江蘇、山東、山西、甘肅、內蒙古等省市區及東北地區。在遼寧一年發生二代,山東發生三代,越冬後,次年4月開始上樹為害。4月底5月初開始出現第1代幼蟲,6月初成蟲開始羽化;6月下旬出現第2代幼蟲,7月下旬成蟲開始羽化;8月中旬出現第3代幼蟲,9月上旬第3代成蟲出現。成蟲、幼蟲均取食榆葉。初孵幼蟲群集於卵殼周圍取食葉肉,然後分散為害,可將榆葉咬成僅留葉脈的網狀,嚴重時整個樹冠一片枯黃。幼蟲老熟後由樹枝向下爬行,常於主分叉處或傷疤、粗皮縫內、石塊下以數百甚至數千頭集中化蛹。

圖1 榆藍葉甲

  榆黃葉甲 成蟲體長6.5~7.5毫米,前胸及鞘翅棕黃色,頭頂有一個桃形黑紋。前胸背板具3個黑色斑紋,中央的一個長形,兩側的卵形。腹面色澤變化很大,有時全呈棕黃色,或中後胸腹板及腹部為黑褐色(圖2)。分佈於中國的東北、西北、華東和華南各地,俄羅斯西伯利亞、朝鮮半島、日本等也有發生。一年發生二代。生活習性均與榆藍葉甲相似,常與榆藍葉甲混合發生,共同為害,但數量顯然少於前者。

圖2 榆黃葉甲

  榆紫葉甲 成蟲體長10.5~11毫米,前胸背板及鞘翅上有紫紅色與金綠色相間的光澤,頭及足深紫色,有藍綠色光澤,並有多種色澤變化。分佈於中國的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等地。一年發生一代,以成蟲越冬、越夏。成蟲不能飛翔,假死性較強。成蟲、幼蟲均沿葉緣取食使葉成缺刻,以夏眠前取食最多。蟲口密度大時,常將葉肉食盡,僅殘留主脈。卵產於枝梢或葉片上。

  榆夏葉甲 成蟲形態與榆紫葉甲十分相似,但前胸背板側緣向前方突出較顯著,鞘翅上行間刻點較密。分佈於中國的江西、浙江、江蘇等地,生活習性也與榆紫葉甲相似。

  防治方法 榆樹葉甲食性較專一,可通過營造混交林防止其發生蔓延。其他防治措施包括嚴格控制苗木調運時的傳播,保護天敵,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蟲劑或高效Bt(蘇雲金桿菌)制劑,防治榆樹葉甲成蟲、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