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轄區。新石器時期良渚文化的發祥地。從東、北、西三面成弧形圍繞杭州,是杭州通往全國各地的必經之地,滬杭、宣杭鐵路和滬杭、杭寧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素有“杭州門戶”之稱。面積1 222平方千米,人口117萬(2010)。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置餘杭縣,屬會稽郡。西漢末王莽始建國元年(西元9年),改名進睦縣。東漢建武元年(25)復原名。隋開皇九年(589)置杭州,餘杭縣縣屬之。南宋屬臨安府。元屬杭州路。明、清屬杭州府。民國元年(1912)廢府,改省直轄。1914年設道,屬錢唐道。1927年廢道,改省直轄,此後隸屬多有變化。1958年餘杭縣撤銷,並入臨安縣。1961年原餘杭縣地從臨安縣析出,並入杭州市錢塘聯社,後錢塘聯社改制為餘杭縣,屬杭州市。1988年被列為首批沿海對外經濟開放縣(市)。1994年撤縣設市;2001年撤市設餘杭區。農業以水稻、油菜、蔬菜、水果、茶葉等種植為主,傳統的桑蠶養殖和傢禽、水產養殖發展迅速。工業主要有機電、紡織、化工、制藥等。名勝古跡有良渚文化遺址、超山風景區、唐代古剎徑山寺廣濟橋,以及茶聖陸羽泉、宋代科學傢沈括墓。還有近代革命傢章太炎故居、西泠印社創始人吳昌碩紀念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