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受人雇傭以抄書為業者。魏晉、南北朝時稱經生,唐代稱抄書人。古代得書不易,讀書要靠自己抄寫。東漢初期,經師開館較普遍,讀書人多,對圖書的需求量也擴大瞭,逐漸出現以抄書為業的人。《後漢書·班超傳》:“傢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三國志·闞澤傳》:“居貧無資,常為人傭書,以供紙筆。”即指受官府或豪富人傢的雇傭而抄書。有的還在市肆上邊抄書邊出售。東漢名士王溥,“傢貧不得仕,乃挾竹筒插筆於洛陽市肆傭書”。傭傭書人在長期的繕字過程中,積累瞭豐富的知識。例如闞澤,“所寫即畢,誦讀亦遍”,後官至孫吳政權的中書令、太子太傅。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傢王僧孺和官至中書令的朱異,皆為傭書出身。更多的傭書人終生抄書默默無聞,但為古代書籍的流傳作出瞭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