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詩劇。最初是由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波隆摩谷王的兩位公主蒙谷和君通根據流傳在爪哇的班基故事寫成的兩個劇本《大伊瑙》《小伊瑙》。後經曼谷王朝二世王普陀勒拉重新編撰,成為完整優美的詩劇《伊瑙》。全劇約兩萬行詩,描寫達哈國王的公主佈薩芭與古雷班國王的王子伊瑙的悲歡離合故事。伊瑙與從未謀面的堂妹佈薩芭訂有婚約,但卻另有所愛,並寄信給佈薩芭要求退婚。達哈國王賭氣將公主另許加拉嘎王子。不久,嘎芒穀寧寧國王發兵來搶佈薩芭,達哈國王向古雷班國王求救,伊瑙領命率領援軍解圍,殺死嘎芒谷寧父子。伊瑙拜謁達哈國王時,看見佈薩芭,遂生愛慕之心,用計將她帶走。不料,佈薩芭又被狂風卷去,二人離散。此後數年,他們彼此苦苦尋找,遍訪列國,歷盡波折,最後終於團聚。作品歌頌瞭忠貞的愛情,同時描述瞭泰國宮廷的禮儀和風俗習慣。泰國政府曾將它列入文科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