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央東北區一州。西以密西西比河與艾奧瓦州、密蘇裏州為界,南隔俄亥俄河與肯塔基州相鄰,北、東分別接威斯康辛州和印第安那州,東北一隅瀕臨密歇根湖。面積149 997平方千米。人口1 241.93萬(2000),居全國第五位;其中白人占73.5%,黑人占15.1%。城市人口比重88%。州府斯普林菲爾德。芝加哥是本州最大城市,全國第三大城,其大都市區人口約占全州3/4;其他主要城市還有羅克福德、奧羅拉等。

<

  地處美國中部平原地帶,全州大部分地區地勢平坦,僅西北部和南部崗丘起伏,地勢略高。平均海拔182米。開拓前為大草原,土壤肥沃,多已辟為農田。河網稠密,屬密西西比河水系,主要河流有伊利諾伊河、卡斯卡基亞河、羅克河等。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自北向南1月平均氣溫−4~1℃,7月24~26℃;年降水量810~1 220毫米。無霜期155~205天。自然植被以草原為主,森林覆蓋率僅12%。

  早期居民為印第安人。1673年法國探險傢到此。17世紀末法國在伊利諾伊河沿岸始建殖民據點。1763年英國取得該地區統治權。1784年根據美英《巴黎條約》歸屬美國。1818年加入聯邦,成為美國第21州。1848年伊利諾伊–密歇根運河竣工,隨後鐵路陸續通達,促進人口迅增,經濟發展。到20世紀初,伊利諾伊州工、農業生產已居全國前列。

  服務業、制造業和金融業現為州經濟主要產業,但農業生產仍在全國占重要地位,是美國五大農業州之一。2005年有72 500個農場。農業用地1 100萬公頃,占全州總面積73%;其中耕地面積946萬公頃。農業收入的4/5來自種植業。屬美國玉米帶農區,玉米和大豆種植面積各占全州耕地面積的2/5,產量僅次於艾奧瓦州,居全國第二位。畜牧業以養豬著稱,居全國第四位;還飼養肉牛、乳牛等。礦業以采煤為主。美國四大工業州之一,制造業部門齊全,鋼鐵、農業機械、建築機械、金屬加工、電器、食品(肉類、糧食)加工等部門在國內占突出地位,還有運輸設備、電子、煉油、化工、造紙、印刷等。電力工業中,核電占總發電量48%。芝加哥是全州工廠企業的主要集中地,也是美國金融和商業中心。

  交通運輸業發達,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管道構成稠密的運輸網。2004年鐵路總長11 809千米,僅次於得克薩斯州;公路總長22.31萬千米,僅次於得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其中3 491千米屬聯邦州際公路系統。主要機場10個。芝加哥是世界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是美國最繁忙的商業機場之一。芝加哥湖港經大湖–聖勞倫斯河航道入大西洋,經伊利諾伊–密歇根運河和密西西比河通墨西哥灣。

  該州被譽為“林肯之地”,與美國第16任總統A.林肯有關的遺址和文物很多;也是18任總統V.格蘭特的故鄉。早期印第安人遺址克霍基亞土丘群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3~2004年設有公立高等院校60所,私立113所,包括著名的芝加哥大學伊利諾伊大學、伊利諾伊州立大學、西北大學等。1982年9月與中國遼寧省建立友好州省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