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質學傢。生於馬裏蘭州巴爾的摩市,卒於馬裏蘭州佈林克洛。1877年畢業於耶魯大學設菲爾德理學院,此後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改學地質學。1907年獲耶魯大學科學博士學位。1880~1892年在美國地質調查所工作。1895年以後任芝加哥大學等校地質系教授。伊丁斯確證同一巖漿活動中形成的巖石有成因聯繫。認為影響巖石結構構造和礦物結構變化的主要因素是物理條件,其中巖漿的冷卻速率和揮發組分起著特殊重要的作用。另一重要學術貢獻是,他與C.W.克羅斯、L.V.皮爾森H.S.華盛頓一起創立瞭巖石化學標準礦物計算法,稱為CIPW計算法。該法根據巖石化學分析資料,計算出巖石的理論礦物,即標準礦物,用於巖石分類、巖石的化學性質判別,以及與實驗巖石學成果進行對比研究,至今仍被各國地質界廣泛采用。主要著作有《火成巖的起源》(1897)、《黃石國傢公園地質》(合著,1899)、《火成巖的定量分類》(1903)、《造巖礦物》(1906)、《火成巖Ⅰ,成分、結構和分類》(1909)、《火成巖Ⅱ,火成巖描述與產狀》(1913)、《巖漿分異的若幹實例及其在巖石分區上的意義》(1914)和《火山作用問題》(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