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被外來物質堵塞後貯水而成的湖泊。又稱阻塞湖。常由山崩、地震、滑坡、泥石流、冰漬物、火山噴發的熔巖和流動的砂丘阻塞河流造成。堰塞湖一般規模不大,外形狹長。中國黑龍江省的五大連池和鏡泊湖均系火山熔巖流阻塞而成。五大連池形成僅200多年歷史。1719~1921年,老黑山、火燒山兩個火山再次噴發,熔巖流堵塞瞭原納莫爾河的支流白河,迫使其東移,從而形成由石龍河貫穿的五個火山堰塞小湖。地處甯安縣西南的鏡泊湖,是距今一萬年前第四紀火山活動,,大量玄武巖熔流噴溢,把牡丹江攔腰截斷形成的,這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熔巖堰塞湖。1942年臺灣省阿裡山兩次山崩,在嘉義縣境內形成的堰塞湖水深達160多米。中國最新的堰塞湖是由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形成的諸多堰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