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洲。全稱亞細亞洲,意為“日出之地”或“東方”。位於亞歐大陸東部,東、南、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亞西北部瀕臨地中海和黑海,西南部隔紅海和蘇伊士運河同非洲大陸毗鄰,亞洲東南部以帝帝汶島與澳大利亞之間的海面同大洋洲分界,東北部以白令海峽同北美洲大陸遙對。亞歐兩洲陸地毗連,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兩洲一般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為界。從緯度位置上看,亞洲北部接近北極,南部越過赤道,大陸上的最北點為切柳斯金角,再北達北地群島的北端(北緯81°);大陸最南點是接近赤道的皮艾角,島嶼上的最南點是努沙登加拉群島的羅地島(南緯10°45′)。大陸最東點為楚科奇半島上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40′),最西點為土耳其半島上的巴巴角(東經26°03′),所跨緯度與經度之廣居全球大陸之首。東西時差多達11小時。總面積約4 400萬平方千米,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其中半島面積1 000多萬平方千米,是半島面積最大的洲;島嶼面積約27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北美洲。從南到北包括瞭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

亞洲要覽表
面積 約4 400萬平方千米(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
人口 約37.09億(2002年)
亞洲(大陸)北至點 俄羅斯的切柳斯金角(77°43′N,104°18′E)
亞洲(大陸)南至點 馬來半島的皮艾角(1°17′N,103°30′E)
亞洲(大陸)東至點 俄羅斯的楚科奇半島上的傑日尼奧夫角(169°40′W,66°05′E)
亞洲(大陸)西至點 土耳其半島上的巴巴角(26°03′E,39°27′N)
最高峰 珠穆朗瑪峰(海拔8 844.43米,也是世界最高峰)
最低點 死海(海面–416米,海底–792米,也是世界陸地最低點)
最高高原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500米以上,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最長河流 長江(幹流長約6 397千米,世界第三長河)
最大湖泊 裡海(水域面積約37.1萬平方千米)
最大深湖泊 貝加爾湖(平均水深730米,中部最深處達1 620米,也是世界最深湖泊)
最大沙漠 阿拉伯沙漠(233萬平方千米)

  亞洲幅員遼闊,從內陸深處到海岸最大距離可達2 500千米,海岸線長69 900千米,海岸類型復雜,缺少深入大陸內陸的內海和海灣,大陸輪廓較完整,主體部位略呈梯形。

自然地理

  地質與地形 亞洲大陸原非一塊完整的陸塊,它經過長期的成陸過程。

  地質發育過程 按其地質基礎和地質發展史的差異,可分為六大構造單元:①南亞大陸區,包括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原為岡瓦納古陸的一部分,自中生代才分裂成獨立的地塊。②中軸大陸區,為東西向延伸的古板塊,主體為塔裡木–中軸板塊。③北亞大陸區,即西伯利亞板塊。以上①、②、③三個大陸區在前寒武紀經歷多次強烈的褶皺運動、巖漿侵入和變質作用,奠定瞭亞洲古陸臺的基礎。從寒武紀以來保持相對穩定狀態,地層以穩定沉積類型為主。各大陸之間,是構造上較為活躍的陸間區,在地史上某些階段常有劇烈地殼運動,如褶皺、差異升降和海底及陸上的火山噴發活動。④南亞陸間區,指中軸大陸區以南,昆侖—秦嶺山系,為其東段北界。⑤北亞陸間區,指中軸大陸區以北,即烏拉爾–中亞–天山–蒙古–大興安嶺地槽,是橫貫東西的復合大地槽。其中包括哈薩克斯坦等小地塊。⑥環太平洋區,亞洲大陸瀕太平洋帶,北起楚科奇半島、堪察加半島經日本群島到東南亞弧形島群,在構造上屬於亞洲大陸東緣、西太平洋的島弧–海溝系。今日的大陸輪廓和大地形單元的空間格局,是上述大地構造單元通過各地質時期的構造運動不斷發展演化的結果。

  地形 在內外營力相互作用下,亞洲地形上具有三大明顯特征:①地勢高峻,起伏極端,平均海拔950米。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全球海拔8 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4座,全部在亞洲境內。位於中國和尼泊爾邊境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500米以上,山嶺海拔超過6 000米,號稱“世界屋脊”。死海湖底最深處是地球陸地的最低處。②中南部高,四周低,山脈組合多成群成帶。亞洲中南部地勢高,多崇山峻嶺和高原,四周多中、低山脈、丘陵和平原。以帕米爾山結和亞美尼亞山結為樞紐,向東西兩側延伸成一系列高大山脈。在北部自西向東主要有克爾奧盧山脈、大高加索山脈、厄爾佈爾士山脈、興都庫什山脈、昆侖山脈、阿爾金山和祁連山等;南部主要有托羅斯山脈、紮格羅斯山脈、蘇萊曼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等。在中東部由一系列北西和北東走向山脈組成,主要有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薩彥嶺和杭愛山脈等;東部有雅佈洛諾夫山脈、外興安嶺和陰山山脈等。在大陸東部邊緣由呈東北—西南向的三列山脈構成:其中外(東)側是西太平洋島弧上的若幹山脈;中部則為錫霍特山脈和遼東半島、朝鮮半島與中國東南沿海諸山脈;內側由朱格朱爾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山脈、巫山和雪峰山山脈構成。主要高原除青藏高原外,還有蒙古高原、伊朗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阿拉伯高原和德幹高原等。平原、低地多分佈於大陸邊緣和各大河中下遊地帶。主要有北亞的西西伯利亞平原,中亞的圖蘭低地,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南亞的印度河–恒河平原,東亞的中國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及中南半島的湄公河和湄南河平原等。③地貌類型復雜,大陸外側多島弧。地貌類型齊全,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典型。還擁有多種典型的外力地貌,如濕潤地區的流水地貌、幹旱風沙地貌、巖溶地貌、冰川凍土地貌、黃土地貌和紅層地貌等。大陸東部、東南部邊緣自北向南分佈著一系列突向太平洋的弧形列島(花采列島),如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菲律賓群島等。它們構成瞭亞洲東部的“雙重海岸”,既圍成許多邊緣海,又像一列海上堡壘,拱衛著亞洲大陸。

圖1 喜馬拉雅山脈景觀

圖2 菲律賓群島鳥瞰

  礦藏 亞洲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且多富集區。主要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煤、鐵、錫、鎢、銻、錳、銅、鉛、鋅、鋁土、金、銀、鉀鹽、硫磺、磷、雲母和寶石等。其中石油、天然氣、錫、鎢、銻的儲量均占世界首位。亞洲石油占世界石油探明總儲量的70%以上。富集於波斯灣沿岸地區,約占世界的66%,素有“世界石油寶庫”稱號。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科威特、伊朗等是著名的世界五大儲油國,僅沙特就占總儲量的1/4,為世界最大油藏國。過去中國被稱為貧油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經過勘探陸續發現瞭許多大油田,現已列入世界儲油大國行列。亞洲擁有三大儲油帶:①中部山地平原南北兩側儲油帶。北側西起高加索山北麓,經裡海沿岸、伊朗高原北緣、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上遊、費爾幹納盆地至中國西北部;南側西起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波斯灣及其沿岸,經伊朗高原南緣、印度半島西北部和恒河下遊、緬甸西部,直達蘇門答臘島東北部和爪哇島北部。②東部邊緣山脈內側、新華夏沉降帶儲油帶。北起薩哈林島(庫頁島),經日本本州島西北部,中國的東北、華北、東部沿海與大陸架、臺灣島東部,南至婆羅洲東部和西北部。③鄂畢河下遊儲油帶。主要指俄羅斯的秋明油田,屬於歐洲伏爾加–烏拉爾油田的延伸。錫礦主要分佈在中國西南的雲南、貴州和廣西,緬甸東部,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邦加島、勿裡洞島等,是一條連續的巨型錫礦帶。僅東南亞地區的錫儲量就約占世界總儲量的2/3。鎢、銻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江西和湖南等地,約占世界鎢總儲量的3/4,中亞、西伯利亞、朝鮮北部也有蘊藏。銻礦多分佈在中國南部,其中湖南儲量居世界之首,小亞細亞半島、日本和中亞也有少量分佈。煤礦資源相當豐富。如哈薩克斯坦的卡拉幹達,西伯利亞的庫茲涅次盆地、伊爾庫茨克盆地,中國的黃土高原、華北平原、東北平原、陜西、內蒙古、雲南、四川和浙贛一帶的煤田。鐵礦主要分佈在哈薩克斯坦東部,薩彥嶺、外貝加爾和安加拉河上遊,中國的東北、華北、內蒙古、安徽、湖北和四川等,以及朝鮮、印度、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土耳其等。銅礦主要分佈在哈薩克丘陵、阿爾泰山地、中國的南部和東北部、朝鮮、日本等地。

圖3 沙特阿拉伯沙漠中的石油儲藏罐

  氣候 氣候類型復雜,具有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氣候典型和氣候帶俱全等特征:①大陸性氣候強烈。主要表現為冬季嚴寒,夏季濕熱,春溫高於秋溫,氣溫年較差大,降水偏少且變率大。最冷月冬季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的地區占全洲面積的2/3,最熱月夏季7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方占全洲面積的1/2,7月份20℃等溫線可達北緯55°~60°。亞洲與同緯度的歐洲相比,年較差均大。西伯利亞東北部的維爾霍揚斯克–奧伊米亞康地區1月平均氣溫為−50℃,絕對最低溫度曾出現−71℃,而7月平均氣溫為15.7℃,年較差超過65℃,絕對氣溫年較差高達101.8℃,是北半球的“寒極”。約旦河谷的提拉特采維絕對最高氣溫達54℃,是亞洲最熱地區。降水差異懸殊,赤道多雨區年降水量超過2 000毫米,南亞、東南亞和東亞季風區可達500~2 000毫米,個別迎風坡降水量更為豐富,如印度半島東北部的乞拉朋齊年降水量11 500毫米,絕對最大值達22 900毫米,稱為世界的“濕角”。西亞、中亞地區年降水量均在150~400毫米,有的地區甚至不足50毫米。②季風氣候典型。亞洲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典型季風氣候的大陸。季風氣候強度大、頻率高、范圍廣、類型多樣。季風氣候區占全洲面積的1/4。其中,地處北緯35°~55°的東亞地區,屬溫帶季風氣候;北緯35°以南的南亞、東南亞和東亞屬熱帶與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季受溫帶大陸氣團影響多吹西北、北和東北季風,由大陸吹向海洋,風力強勁,寒冷幹燥;夏季則受溫帶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氣團影響吹西南、南和東南季風,由海洋吹向大陸,暖熱多雨。這裡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於夏季。即雨熱同季。東南亞與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區,一年分冷、熱、雨三季或幹、濕兩季:冷季盛行吹東北風,晴朗幹燥少雨;熱季則晴朗酷熱,與冷季同為幹季。而雨季則盛行西南季風,來自暖洋海面,水汽充足,遂形成雨季。季風又有大陸性和海洋性之分:東亞、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的大部屬大陸性,而日本群島和菲律賓則屬海洋性季風氣候。③氣候帶俱全,氣候類型復雜。亞洲地域廣闊,擁有從赤道到北極的所有氣候帶,加之地形復雜、起伏極端,致使各地氣候差異明顯,類型多樣。亞洲除亞歐大陸西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南極洲與格陵蘭島的冰原氣候外,各種氣候類型均有分佈。如最北部的北冰洋沿岸為寒帶苔原氣候;向南則屬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東亞是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東南亞、南亞為熱帶季風氣候;赤道附近的馬來群島和馬來半島屬赤道多雨氣候;西亞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式氣候;西亞大部地區和大陸內部分別為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幹旱、半幹旱氣候等。此外,在高山和高原地區廣泛分佈著山地氣候以及各種過渡性氣候。

  水系 亞洲地域遼闊,河湖眾多,有許多源遠流長的大河和蓄水量巨大的湖泊。世界上4 000千米以上的長河共14條,其中7條在亞洲。水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年徑流量約為13 190立方千米,占世界總量的33.6%,居各洲之首。河網分佈與水文特征同地貌結構及氣候特征等聯系密切。河網分佈具有兩大特征:①水系結構呈輻射狀。多數河流源於中部山地和高原,河流呈不勻稱的輻射狀向四周分流,形成流向四大洋的外流水系。其中以向東註入太平洋的河流流域面積為最大,約占全洲面積的29%。主要有長江、黃河、黑龍江(阿穆爾河)、珠江和湄公河(上遊為瀾滄江)等,均為長達4 000千米以上的河流。主要屬於靠降水補給的季風型河流,每年7~8月流量最大,水位最高,約占全年總流量的40%以上,1~2月水位最低。太平洋斜面的河流以中國秦嶺—淮河一線為界,此線以南為熱帶和亞熱帶季風地區,因降水量大,水量豐富,季節變率小,植被覆蓋良好,河流含沙量小,冬季不結冰,利於航運、灌溉和發電;該線以北的河流,水量季節變化大,夏秋水量充足,冬春水量少,一般含沙量較大,且有長短不等的結冰期。註入北冰洋的各河,其流域面積占全洲面積的25%。主要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也屬世界大河。河水大多靠冰雪融水補給,因地處高緯,結冰期長達6~9個月。河水呈南北流向,每當春夏上遊冰雪融化時,水量極為豐富,而下遊此時尚未解凍,因此常導致中、下遊出現冰上泛濫(冰凌),影響航運,且在兩岸形成廣大沼澤地帶。夏季水量大時可通航裡程總計達10萬多千米,水力資源十分豐富。註入印度洋的河流,流域面積約占全洲的15%。源於青藏高原南側的河流主要有印度河、恒河、佈拉馬普特拉河(上遊為雅魯藏佈 江)、薩爾溫江(上遊為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等。屬熱帶季風型河流,水位季節變化很大,多由夏季雨水補給,6~9月水位最高。源於安納托利高原的河流註入波斯灣,有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均流經幹燥地區,水量不大,屬融化雪水和雨水補給的河流,水位春高夏低。註入地中海和黑海的河流,屬於大西洋流域,流域面積隻占全洲的1%。因受地形、海陸輪廓等的制約,河流短小,多獨流入海,屬於由降雨補給的地中海型河流,冬季河流漲水是其主要特征。其中最長的為克澤爾河(1 150千米),是土耳其半島上的一條重要河流。②內陸流域面積廣大,約占全洲面積的30%。其比例之高在世界各大洲中僅次於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同非洲相近。主要分佈於在中亞、西亞閉塞的山地高原、盆地和低地,以及荒漠和半荒漠地區。主要有阿姆河、錫爾河、伊犁河、塔裡木河、約旦河和恩巴河等。高山冰雪融化為主要水源,水量變化大,時有間歇河、潛流,為內陸幹旱地區提供寶貴水源。

圖4 湄公河三角洲

圖5 婆羅洲的熱帶叢林和卡普阿斯河

  亞洲湖泊眾多,分佈很廣。在數量上僅次於歐洲和北美洲,擁有許多世界著名湖泊。按成因分類主要有構造湖(貝加爾湖、庫蘇泊、死海等)、海跡湖(裡海、咸海等)、冰川湖(青藏高原上多數湖泊)、火山湖(長白山天池、鏡泊湖)和風蝕窪地湖(內陸幹旱地區的一些湖泊)等。按水文化學性質分為咸水湖(裡海、咸海、死海等)和淡水湖(貝加爾湖、洞庭湖、鄱陽湖、興凱湖等)。在潮濕氣候區多形成水量豐富的河湖串通的淡水湖;在幹燥氣候區多形成無排水口的咸水湖。裡海為世界第一大湖,其水域面積約37.1萬平方千米;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平均水深730米,中部最深處1 620米);巴爾喀什湖東半部為咸水,西半部為淡水;青藏高原上的喀順湖,湖面海拔5 556米,為世界最高湖泊。死海是世界上湖面最低和含鹽量最高的內陸咸湖,含鹽量高達250‰。

圖6 雪中起舞的丹頂鶴

  植被、土壤和動物界 亞洲地域遼闊,地形結構復雜,氣候類型多種多樣,反映在植被和土壤類型的多樣性與復雜性上也是獨一無二的。這與其古地理環境和現代地理環境緊密相關。植被和土壤是地理環境形成與發展的最活躍的因素。從一定意義上說,它是直接反映自然綜合體特征的主要標志。其類型組成與分佈規律直接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地形和氣候的影響。亞洲自然植被和土壤類型的分佈具有三大特征:①具有明顯的緯向地帶性結構特征。該特征明顯地表現在兩個地區,一是從北亞向中亞廣闊平坦地區依次分佈著苔原–冰沼土、針葉林–灰化土、森林草原–灰化森林土、溫帶草原–黑鈣土和栗鈣土、荒漠草原–棕色草原土、幹旱荒漠–灰鈣土和荒漠土;二是從北亞經東亞到東南亞依次分佈著苔原–冰沼土、針葉林–灰化土、溫帶落葉闊葉林–棕色森林土、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紅壤和黃壤、熱帶季雨林–磚紅壤和紅壤、熱帶雨林–磚紅壤等。這種緯向地帶性變化,綜合反映瞭熱量狀況和幹濕狀況的變化。森林的南北演替主要由於熱量變化所致,而森林—草原—荒漠的演替則主要歸根於幹濕的變化。②具有明顯的經向地帶性結構特征。植被和土壤的分佈從東部沿海向內陸發生有規律的演替,依次出現溫帶落葉闊葉林–棕色森林土、森林草原–灰色森林土、溫帶草原–黑鈣土和栗鈣土、荒漠草原–棕鈣土、荒漠–漠鈣土等。這種經向地帶性的變化,主要是由於幹濕狀況的差異引起的。③具有特殊的垂直帶結構特征。中部多高大山地高原,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水熱狀況不同,從而擾亂瞭水平分佈規律,引起氣候、植被、土壤分佈的垂直變化,形成垂直帶結構。由於山地所處緯度、海拔高度和山體走向、坡向的不同,其垂直帶譜數目、類型和分佈高度也各有差異。一般來說,山地愈高,垂直帶譜結構愈完整,組成也愈復雜。而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地,其緯度愈低則垂直帶譜數目愈多,在同一高度的山地又表現為向陽坡多於背陰坡。

  亞洲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大陸型動物區。動物種類多,數量大,有些動物分佈廣,且與北美洲、非洲之間有密切聯系,而與大洋洲聯系則甚少。亞洲的動物區系也隨緯度和海拔高度而發生變化。如北極沿岸有候鳥、馴鹿、北極狐、北極兔、海豹、海象、海狗和白熊等。北亞針葉林帶和哈薩克丘陵北部有麋鹿、森林馴鹿、棕熊、狼、獾、黑貂、紅狐、猞猁、松鼠等毛皮珍貴動物。東亞闊葉落葉林地帶分佈有花鼠、黑線姬鼠、東北虎、東北兔、狐、林貂、貍、豹、黑熊、熊貓、梅花鹿、野豬等,還有丹頂鶴、錦雞、鴛鴦等鳥類。中部高地上有野犛牛、西藏羚羊、西藏棕熊、雪豹、狐等。中亞溫帶森林草原、半荒漠、荒漠地區有田鼠、土撥鼠、羚羊、野驢、野馬、雙峰駝、黃羊等。南部有亞洲象、印度犀牛、亞洲猩猩、豹、長臂猿、鱷魚、眼鏡蛇、食果蝙蝠、馬來貘以及原雞、孔雀等特有鳥類。

政區和居民

  政區 政區亞洲有48個獨立的政區單位(國傢),習慣上把亞洲分為7個地理區:①東亞。包括中國、蒙古、朝鮮、韓國和日本5國。②東南亞。即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11國。③南亞。指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斯裡蘭卡和馬爾代夫7國。④西亞。指東起阿富汗西至土耳其,南面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廣大地區,即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也門、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以色列、塞浦路斯和土耳其17國。⑤中亞。包括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5國。⑥外高加索。指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3國。⑦北亞。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區。

  居民 亞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洲。總人口約37.09億(2002年,不包括俄羅斯和埃及的亞洲部分,但包括土耳其的歐洲部分和印度尼西亞的大洋洲部分,下同),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8%。在古代和中世紀,亞洲人口比世界其他各洲人口總和還要多1倍。近幾個世紀,由於殖民主義侵略、掠奪和封建關系的束縛,經濟發展遲緩,人口死亡率高,人口增長速度放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增長迅速。隨著國傢的獨立、民族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與醫療條件的逐步改善,人口自然增長率上升很快。1950~2000年的50年間,人口增加瞭22億之多。目前亞洲人口增長率基本與世界平均水平相當,高於發達國傢,低於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傢。1995~2000年間增長率為15.7‰,處於中等發展速度。近些年來中國、印度和部分東南亞國傢已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長,特別是中國成績顯著。唯西亞地區仍處於持續增長態勢(達23.4‰)。

  自然與社會經濟條件是影響人口分佈的兩大因素。目前,世界上有10個人口超過1億的國傢,其中有6個在亞洲,即中國(居世界第1位)、印度(第2)、印度尼西亞(第4)、孟加拉(第5)、巴基斯坦(第8)和日本(第9)。亞洲人口密度平均144人/千米2,居世界各大洲之首。其中,新加坡、孟加拉、巴林、馬爾代夫、韓國等國均居世界人口高密度國傢的前列。亞洲幅員廣大,自然條件的復雜多樣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明顯,致使人口分佈不均衡,形成瞭明顯的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兩個人口密集區:①東部和南部,主要包括中國的東南部,特別是黃河中下遊、長江中下遊、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朝鮮和韓國的沿海;日本京濱、阪神和中京三大城市圈;中南半島的紅河、湄公河三角洲地帶;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馬來半島的西海岸和新加坡等。這裡是世界人口最密集區之一,一般每平方千米都在300人以上。②南亞次大陸,包括印度、孟加拉、斯裡蘭卡以及巴基斯坦的東半部和尼泊爾的南部。這一地區占世界陸地的2.7%,卻集中世界人口的20%,特別是恒河、印度河中下遊平原,一向以人口密度高著稱於世,平均人口密度可達400人以上。上述兩個地區不僅自然條件優越,而且多是開發歷史悠久、工農業發達、水陸交通方便、自身就是海港或河港,以及各國政治中心所在地,促使人口的高度集聚。人口稀疏區主要分佈在北緯60°以北的原始林區、苔原凍土帶、內陸高原、高山以及北回歸線通過的沙漠地區。蒙古每平方千米隻有一人多,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傢。還有沙特阿拉伯、阿曼、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的人口密度都不超過10人/千米2

  亞洲人口構成中以年齡、職業和城鄉構成最為重要:①人口年齡構成。其基本特點與世界總體格局基本相當。與歐洲、北美相比,明顯的差異是年輕化,青少年人口比重大,生產年齡人口比重低於上述兩洲,特別是老年人口比重隻等於歐、美的1/2或1/3。亞洲多數國傢年齡構成屬年輕型。青少年人口約占總人口的30%~40%以上。西亞石油生產國是世界老齡人口比重最小的地區之一,主要為高出生率和大量外來的青壯年移民所致。如科威特65歲以上人口隻占1.3%,沙特和阿聯酋也不過4%。此外,菲律賓、印度、泰國等都在5%左右。唯日本已出現人口老齡化問題(17.3%,2000年),僅次於瑞典,居世界第二位。②人口職業構成。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第二產業的迅速增長,人口職業構成發生很大變化。其變化總趨勢與世界基本上一致,即第一產業人口下降,第二、第三產業人口有所上升。21世紀初,亞洲許多國傢的第一產業人口仍占優勢,但地區差異十分顯著,其中,以南亞和東南亞為最高,如尼泊爾、老撾超過90%;孟加拉、緬甸和柬埔寨等也都在60%以上;其餘多在50%左右;東亞和西亞地區比重略低,其中新加坡(0.2%)與科威特(1.2%)屬特殊類型,而日本(5.1%)和以色列(2.3%)則歸屬發達國傢類型。第二產業人口比重明顯上升,多在20%左右,如印度(15.1%)、泰國(17.9%)、土耳其(21.9%)、哈薩克斯坦(28.7%)等;超過30%的有日本、阿聯酋和馬來西亞等。第三產業人口一般占30%以上,部分國傢超過半數,達到60%~70%,主要有日本、以色列、新加坡、韓國、阿塞拜疆和塞浦路斯等。③城鄉人口構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世界城市化的迅速進展,亞洲城市人口增長很快。2000年城市人口僅達12.78億,尚屬世界城市化水平較低的地區。由於自然、社會經濟與人文條件的差異,在洲內分佈很不均衡。如新加坡實際上是個城市國傢,而日本、韓國和以色列以及西亞石油輸出國的城市化率都相當高。就地區而言,總體上西部和東部高於南部和東南部。其中西部多在70%以上(科威特97%),而南部20%~30%,如印度(27.6%)和巴基斯坦(34.7%),尼泊爾、不丹則均不足10%。中南半島各國也不到20%。亞洲部分國傢人口明顯向大城市集中,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增加迅速,已從20世紀80年代58個增加到21世紀初的121個,占世界大城市總數的42.2%,還出現一批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城市,如東京、上海、北京、重慶、孟買、加爾各答、首爾等;雅加達、馬尼拉、德裡、卡拉奇、德黑蘭、金奈、天津等都超過500萬人。

圖7 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

  種族 亞洲種族構成復雜。黃色人種(蒙古人種)是亞洲的主體人種,約占全洲人口的60%左右;次為白色人種(歐羅巴人種),約占全洲人口的1/3以上;還有少數棕色人種(澳大利亞人種)和前兩人種的混合類型。黃種人又分為南北兩支:北支主要分佈在東亞地區,如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蒙古、中亞各國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與遠東區等,以及中南半島和南亞的尼泊爾、不丹和西亞的土耳其等;南支主要分佈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和東帝汶等。南支與北支的區別在於體型略小,膚色偏深。白色人種的南支集中分佈在南亞次大陸和除土耳其以外的西亞各國,其膚色深於歐洲的白種人。棕色人種,主要包括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菲律賓的尼格利陀人、印度南部沿海和斯裡蘭卡的達羅毗荼人等。亞洲歷史悠久,不同人群間很早就有交往混合,黃白人種的混合類型遍佈於中亞和南西伯利亞等地區。

圖8 前往仰光黃金佛塔朝拜的僧侶

  亞洲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地理環境和歷史進程差異極大,共有1 000多個民族,約占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除日本、韓國、朝鮮和西亞的阿拉伯國傢的民族構成比較單一外,其餘大多數國傢為多民族國傢。通常按語言詞匯、語音和基本語法相似程度,分成若幹語系和語族。亞洲人口在500萬以上的有八大語系。其中漢藏語系主要包括漢、藏、緬、傣、苗、瑤等語族,人口約有13億多,約占本洲人口的1/3,集中分佈在中國和中南半島各國。次為印歐語系,主要是印度–伊朗語族,約占亞洲人口的1/4,主要分佈在印度(印地語)和伊朗(波斯語)。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主要分佈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閃米特–含米特語系指西亞的阿拉伯民族,有近1億人口。阿爾泰語系主要包括蒙古和突厥語族,如土耳其語、阿塞拜疆語、土庫曼語、哈薩克語、吉爾吉斯斯坦語、烏茲別克語等。此外還有達羅毗荼等語系和獨立的日本語、朝鮮語等。

  宗教 亞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的發源地。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均源於亞洲。①佛教在公元前五六世紀起源於印度和尼泊爾毗鄰處。目前在亞洲有信徒近億人,主要傳播在中南半島各國和斯裡蘭卡,其中泰國把佛教奉為國教,信徒人數居世界第一。②伊斯蘭教在公元7世紀起源於沙特阿拉伯的西部,麥加和麥地那是伊斯蘭教的聖地。西亞阿拉伯人多信奉該教,其信徒占西亞總人口的94%,與北非同為主要分佈區。此外還傳播到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南亞的孟加拉與巴基斯坦以及中亞等國。上述這些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傢統稱伊斯蘭國傢。③基督教起源於西亞巴勒斯坦的伯利恒。耶路撒冷是世界宗教最集中的城市,有清真寺、基督教堂和猶太神廟。黎巴嫩和塞浦路斯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而菲律賓則成為東方唯一以信奉天主教為主的國傢。此外,印度廣為流傳印度教,信徒占總人數的83%,成為亞洲的第四大宗教。還有,猶太教是世界最早的一神教,隨著猶太人的流散而傳播各地,在亞洲集中於以色列,占總人口的80%以上。在日本,信奉神道教也十分普遍。

圖9 波斯波利斯王宮遺跡

發展簡史

  亞洲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亞洲人民經過幾千年的辛勤勞動,開發瞭這塊遼闊的土地,成為世界古代文明的主要發祥地。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有3個在亞洲。黃河流域(中國)、印度河–恒河流域(今巴基斯坦和印度)、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的兩河流域(古巴比倫,今伊拉克境內),都是著名的人類文明發祥地。從中世紀直到18~19世紀歐洲工業革命以前,亞洲的經濟、社會和科學文化水平在世界上都處於領先地位。中國的“四大發明”,中國、印度的水利興修技術、農業灌溉以及農作物種植技術等向各國廣為傳播。手工業也相當發達,在數學、天文、醫學以及文學藝術等領域都取得巨大成就,對人類的經濟文化發展作出瞭偉大的貢獻。朝鮮、中南半島各國、斯裡蘭卡和伊朗(前稱波斯)等國,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從16世紀起,西方殖民主義勢力開始對外擴張,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沙俄等先後從海上、陸上侵入亞洲。18世紀後半期起,更變本加厲對亞洲進行侵略,逐漸由沿海向內地擴張,進行殘酷的殖民戰爭和經濟掠奪,強占土地,奴役人民。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強迫種植熱帶經濟作物,如甘蔗、橡膠、咖啡、椰子、茶、棉花等。資產階級工業革命完成之後,它們進一步把亞洲變成發展本國工業的原料供應地和工業品的傾銷市場。為瞭掠奪資源,先後在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各國開礦山、修鐵路、建港口,並在西亞地區大肆勘探石油,占據油田,掠奪石油資源。18~19世紀,沙俄繼續向中亞、西伯利亞、遠東地區擴張領土,侵略中國和朝鮮。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之後,也向外擴張侵略,先後吞並瞭朝鮮,侵占中國大片領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除日本發展為軍事帝國主義外,亞洲其餘的國傢大都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直接占領成為殖民地的面積占全洲的2/3。還有些國傢雖名義上獨立,但實質卻成為一個或幾個帝國主義的勢力范圍。殖民統治長達二三百年,嚴重地阻礙瞭亞洲經濟與社會的正常發展,致使許多國傢和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狀態。

  現代亞洲的發展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政治獨立。戰後,亞洲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亞洲政治地圖發生瞭根本變化。所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傢先後擺脫瞭殖民統治的枷鎖,都取得瞭政治上的獨立,並發展瞭自己的民族經濟。

經濟

  除日本外,幾乎所有亞洲國傢過去長期遭受殖民統治,因而經濟不發達,經濟結構片面、單一、畸形,工業基礎一般較脆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絕大多數國傢民族經濟都有長足發展。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經濟結構得到調整,利用國際經濟環境的有利形勢,發揮自身的優勢,如大力發展農業,著重解決糧食自給,效果顯著。工業產值和對外貿易額成倍增長。國內生產總值(GDP)和人均GDP逐年提高,其增長速度居世界前列。亞洲許多農產品和工、礦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前列,如稻谷、天然橡膠、馬尼拉麻、胡椒、金雞納霜、生絲、柚木等的產量均分別占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茶、蓖麻、椰幹等各占世界總產量的80%以上;花生、栗等各占1/2以上;棉花、甘蔗、煙草和水產品等各占世界總產量的1/3以上。原油年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30%~40%。此外,煤(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2)、鎢(95%)、錫錠(75%)、銅(61%)、錳(45%)、鉛鋅等產量都在世界上占有1/3以上的份額。在制造業中,鋼鐵(37%)、汽車(30%)、摩托車(92%)、船舶(83%)、鐘表(93%)、照相機、電視機與攝像機(96%)、電腦(1/2)、傢用電器、水泥、乙烯、化肥等產量均居世界前列。棉紗、棉織品產量占60%以上。在世界外貿總額中的地位也有大幅度增長(占30%)。在世界外匯儲備中,日本、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省、韓國和中國香港分別位居第1至第5位。亞洲在世界經濟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圖10 印度大吉嶺茶園

  農業 除日本、新加坡外,多數國傢經濟仍以農業為主,制造業不甚發達。農業在許多國傢經濟中仍居首位,農產品在出口值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農業長期發展中,受自然、社會、經濟諸因素的影響,形成5個農業地域類型:①水田集約化農業,為亞洲典型的代表性農業類型,又稱亞洲農業類型。此類型區域是世界水稻主要生產地帶和出口區。亞洲屬季風氣候區,高溫多雨、水熱同季,有利於水稻的生長發育,水田率很高;種植歷史悠久,中國是水稻種植的發源地;種植技術先進,深耕細作,單位面積投入–產出量大,單產高。年產水稻約5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2000年),年出口量約占世界總出口量的75%(2000年)。水稻生產主要分佈在各大河中下遊平原和三角洲地帶,如中國的長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中南半島的紅河、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帶,以及爪哇島、恒河中下遊和印度河三角洲等。泰國(占世界出口的22.2%,居首位)、印度(第2)、中國(第3)、越南(第4)和巴基斯坦(第6)等都是世界稻谷的主要出口國。②旱田農業,多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有小麥、玉米、高粱、粟、大豆等;經濟作物有棉花、花生等。同時飼養馬、牛、羊、豬等,農區牧業比較發達。本區年降水量在300~1 000毫米之間,雨量變率大,有良好灌溉系統使農業旱澇保收。以中國的華北、東北地區和印度德幹高原、恒河中下遊及日本的北海道為代表區。③遊牧、半遊牧農業,指蒙古和中國的內蒙古、西北地區以及西亞的幹燥和半幹燥草原區的農業地域類型,屬天然牧場型畜牧業。多逐水草而居,部分已有定居,放牧綿羊、山羊、牛和駱駝等。糧食能夠自給,但商品率低。在“綠洲”地帶發展瞭灌溉農業,以種植麥類和雜糧為主。④種植園農業,是近代出現的一種農業地域類型。多為西方殖民者入侵後資本主義經營的大農園,生產技術水平較高,還有一些當地居民和華僑經營的小農園。多種植供出口的熱帶經濟作物,如天然橡膠、椰子、油棕、甘蔗和茶等。主要分佈在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區中排水良好的緩坡地帶,以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和斯裡蘭卡等國最為集中。⑤遷移農業,是一種原始的農業經營方式。放火燒荒,然後耕種,不施肥,不灌溉,兩三年後待地力耗盡,再易地墾種,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破壞性大。主要分佈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山區和中南半島的北部山區一帶,以種植雜糧為主。

圖11 印度尼西亞的水田

  工業 絕大多數國傢原有工業基礎薄弱,工業產值一般隻占GDP的20%,且多以采礦業和農產品加工及零部件裝配等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重工業正在發展,各國各地區工業發展水平和部門、地域結構差異顯著,並各具特點。①日本為經濟高度發達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經濟發展異常迅猛,致使其在世界的經濟地位先後超過英、法、聯邦德國,僅次於美國。人均GDP居世界前列。工業生產力水平、規模、技術、工業結構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汽車、船舶、鋼鐵、石油制品、乙烯、電子等產品產量均居世界第一、第二位。日本工業產值約占世界的10%。其出口貿易僅次於美、德,居第三位。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出現衰退,但對外收支順差仍居世界首位,是世界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傢之一,2000年海外總資產占全球的1/2。已形成以機械、鋼鐵、煉油、石化、電子工業為中心的工業體系。②高收入的石油輸出國,工業結構單一,采油和煉油一般占其國民收入的90%~94%,人均GDP在1萬美元之上,如科威特1.7萬美元、卡塔爾2.36萬美元、阿聯酋2.2萬美元、文萊1.28萬美元等。煉油中心主要分佈於波斯灣沿岸各海港。③新興工業化國傢與地區,新加坡、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被稱為亞洲四小龍。20世紀60~70年代以來,利用發達國傢產業結構調整之機,發揮自身的優越條件,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如新加坡人均GDP達到約29 455美元、韓國18 372美元(2006年)。近年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後起直追。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也得到高速發展。如1998~2002年GDP增長平均在7%~8%。1982年GDP居世界第9位,到2007年已躍居第4位。主要產品產量已居世界前列,如煤炭、鋼鐵、傢電、照相機、鐘表、摩托車、水泥、棉紗、棉織、毛紡、毛織、生絲、絲綢等均居世界首位。中國不僅摘掉瞭貧油國的帽子,原油年產量1.81億噸(2005),已占世界第5位,煉油能力僅次於美、日,居第3位。棉花、糧食、花生、肉類等的產量均為世界之冠。一些高科技產品和工藝品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東南沿海工業發展異常迅猛,經濟開發區、經濟特區成為“排頭兵”。已初步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工業帶和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業帶、京津環渤海工業帶和東北工業帶,西部大開發方興未艾。但人均GDP僅約2 461美元(2007),仍屬中低收入國傢。④一般低收入國傢,在亞洲這一類型仍占絕大多數。印度是亞洲第二人口大國,農業仍是經濟主體,約占GDP的1/3。農業規模僅次於中國和美國,位居世界第三。工業部門較為齊全,以燃料動力、采礦、冶金、機械、化學、紡織等工業為主。近些年原子能、電子、航空等工業有較快發展。人均GDP隻有534美元(2004—2005年度)。亞洲其他許多國傢2004—2005年度人均GDP均不足500美元,如柬埔寨、緬甸、尼泊爾、阿富汗、老撾、孟加拉等國,都屬於世界最不發達國傢。中亞國傢也處於發展之中,僅哈薩克斯坦較為發達,人均GDP超過1 000美元。以色列在國際則屬於特殊類型國傢,2005年人均GDP達1.74萬美元,制造業占GDP的1/5,集中在特拉維夫–雅法地區,灌溉農業較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