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首都和特別行政區,東非最大城市。地處埃塞俄比亞中部的紹阿高原上,靠近國土幾何中心。人口逾300萬(2006)。非洲海拔最高的山城,平均海拔約2 450米,周圍山巒環抱。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4℃,氣溫年較差僅3.4℃,日較差可達13℃。平均年降水量1 245毫米,6~9月雨量占全年的73%,多雷陣雨。最幹月(12月)雨量隻有6毫米。16世紀初,阿比西尼亞王朝末代皇帝萊卜納·丁高在恩托托山建行宮,一度作為臨時首都。1885年後埃塞俄比亞孟尼利克二世在山上建起第一座聖母馬利亞教堂,在山麓溫泉附近建起王宮,皇後泰圖喜愛遍地花艷葉美的含羞草,便賜地名“亞的斯亞貝巴”,阿姆哈拉語意為“新鮮的花朵”。1896年正式定為國都。1917年吉佈提—亞的斯亞貝巴鐵路建成,促進瞭城市工商業發展和城市建設。1935年城市人口已逾10萬。1935~1941年意大利占領期間,為意屬東非首府。20世紀60年代後,城市發展迅速。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集中國內近半數工廠,有咖啡加工、榨油、面粉、釀酒、食品、紡織、制革、卷煙、制糖、日用機械、玻璃、化工、建材、車輛修配等工業。全國最重要的咖啡、谷物、皮革、蜜蠟、煙草等集散地。梅爾卡托傳統市場是非洲最大的露天市場之一,出售蔬菜、香料、水果、服裝和珠寶。6條公路幹線呈輻射狀通連全國各大城市。亞的斯亞貝巴—德雷達瓦—吉佈提港鐵路是全國唯一鐵路線和最重要的陸上對外通道,承擔國傢絕大部

分進出口運輸。近郊的國際航空港有47條國際航線直通西歐、北美、亞洲、非洲30餘個國傢,並有39條國內航線通各大城市。非洲重要的國際活動中心之一,著名的 非洲大廈為非洲聯盟總部和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所在地。全國文化中心,有全國最高學府亞的斯亞貝巴大學和藝術學院、亞的斯亞貝巴商學院和師范學院等,還有珍藏世界聞名的“露西”人骨化石的國傢博物館和民族文化博物館、國傢圖書館。多名勝古跡,有為紀念戰勝意大利侵略者的 阿杜瓦戰役而建的聖喬治教堂(1896)、孟尼利克二世王宮(1889),以及“二一二”廣場紀念碑上的頭戴王冠、前爪握著權杖的獅子雕像,象征埃塞俄比亞的主權神聖不可侵犯。郊外田園風光優美,有孟尼利克二世陵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蒂亞雕刻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