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0月底發生的以佈達佩斯工兵起義為標誌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起義者以佩戴秋天的白玫瑰為標誌,故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匈牙利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受奧地利哈佈斯堡王朝統治。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1918年1月,匈牙利發生有幾十萬人參加的全國政治總罷工;2月1日,6萬名卡托羅水兵舉行起義。各地開始出現工人蘇維埃。隨著保加利亞的投降和奧匈帝國軍事上的潰敗,代表大地主和壟斷資本傢利益、支持戰爭的蒂薩·伊斯特萬的自由黨宣告解體。維克克爾勒政府被迫辭職。10月25日,在卡羅伊·米哈伊伯爵主持下成立國民委員會。次日發佈《告匈牙利人民書》,要求結束戰爭,進行民主改革。10月28日,佈達佩斯群眾在“獨立、和平和人民共和國”的口號下舉行大規模遊行示威,要求奧皇查理四世任命卡羅伊·米哈伊為總理。遊行隊伍在鏈橋附近遭到警察鎮壓,死3人,傷70餘人,更加激起群眾義憤。10月30日,佈達佩斯各大工廠工人蘇維埃發動大罷工。首都衛戍部隊以及準備開往前線的兩個連隊的士兵也參加瞭示威行列,最後釀成武裝起義。深夜,起義者占領瞭火車站、兵營、電話局及一些戰略據點。革命群眾捕獲蒂薩·伊斯特萬,就地槍決。懾於革命的壓力,奧皇任命卡羅伊·米哈伊為總理。10月31日,成立以卡羅伊·米哈伊為首的聯合政府。11月16日宣佈正式成立匈牙利共和國。這次革命結束瞭哈佈斯堡王朝在匈牙利400年之久的統治,奧匈帝國解體,匈牙利贏得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