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湖南省長沙市為生產中心的地域性刺繡品種。近現代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在湖南民間刺繡基礎上,吸收蘇繡與粵繡的特點,逐漸形成地域性特色。清中晚期,湖南長沙縣就集中瞭很多從事刺繡的婦女,刺繡女工名聲漸著。自咸豐八年(1858)至清末,長沙開設繡莊約40傢。光緒二十四年(1898),胡蓮仙在長沙開設繡莊,因做工精美、風格迥異而名聲大振,為湘繡的發展奠定瞭基礎。湖南甯鄉縣畫傢楊世焯參與湘繡的設計,使湘繡吸收中國傳傳統繪畫的營養,更豐富瞭刺繡的表現能力。獅、虎是湘繡的傳統題材。湘繡運用“鬅毛針”表現獅虎皮毛,效果逼真。20世紀初,湘繡先後獲得多次國際大獎。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博覽會上獲4塊金牌。當代又創制雙面全異繡,即正、反兩面的形象、色彩、針法完全不同的繡法。湘繡主要用於戲裝、袈裟、裙袍等服裝,荷包、椅披、桌圍等日用品及床上用品的裝飾,並有中堂、條屏、屏風等觀賞品。

湘繡《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