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電磁波將廣播節目傳送至聽眾的廣播方式。無線電廣播的簡稱。傳統的中、短波調幅廣播及工作在超短波的調頻廣播,都是無線廣播。衛星廣播實際上也屬無線廣播。隻要不是通過電纜或光纖傳送廣播節目的廣播,均稱無線廣播。

  由於向聽眾傳送的廣播節目信號是音頻的電信號(或稱低頻信號),不能直接用電磁波的方式傳到聽眾那裏,它首先要對射頻(高頻)信號進行調製,即用音頻信號去控制高頻振盪的參數數(振幅、頻率或相位),使其隨著音頻信號的變化規律而變化。這是為瞭容易和有效發射,並使各個無線電臺發出的信號分配到指定的頻道內而不互相幹擾。

  無線電波的傳播速度為每秒30萬千米(3×108米/秒),高頻振蕩每秒的振蕩次數稱為頻率,單位為赫茲(Hz),無線電波的頻率越高,它的波長就越短,無線電波的傳播速度是頻率與波長的乘積。不同頻率(或波長)的無線電波有不同的傳播特性。例如中波,白天靠地波傳播,夜間既靠地波,又有天波(通過電離層反射傳播),短波白天和夜間都是靠電離層傳播。處在米波(甚高頻)和分米波(特高頻)的無線電波是空間波,限於直線視距傳播。

  與信號通過電纜和光纖的有線傳輸相比,無線廣播的優點是,既可以固定接收,也可以便攜和車載移動接收;缺點是傳輸容易受到幹擾(由於頻譜擁擠來自同頻道或鄰頻道的其他廣播電臺的幹擾、通信業務的幹擾、天電幹擾、工業幹擾等)。此外,電波多徑傳播(尤其是短波調幅廣播和超短波調頻廣播)會使信號產生衰落,影響傳輸質量。模擬的無線廣播數字化以後,保留瞭原有的優點,由於采用瞭相應的技術,缺點在很大程度上予以消除。同時,數字廣播技術可以節約頻譜,大大提高無線廣播的頻譜資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