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空中無線電波傳輸資訊的通信方式。無線電波通過直線、反射、繞射和折射等從發射機傳播到接收機。承載無線電信號的介質可是大氣、水、土壤,或者就是真空狀態。在無線電通信中,首先通過發末端設備把要傳輸的資訊變換成低電頻信號。為使信號能在無線通道中傳輸,在發送設備內需要完成信號的高頻載波調製,經功率放大後送到發射天線。天線把高頻電信號轉換成無線電波後送入空中,並通過介質傳輸到收信端。在收端,無線電波能被轉換成高頻電信號後送入接收設備。接收設備對接收到的微弱高頻信號號進行濾波和放大,還原成相應的低頻電信號,再轉換為信息。

  無線電通信所用的頻率(波長)分為12個頻段(波段)(見表)。

無線電通信的頻段(波段)表
段號 頻段名稱 頻率范圍(Hz) 波段名稱 波長范圍(m)
1 極低頻 3~30 極長波(千萬米波) (10 000~1 000)×104
2 超低頻 30~300 超長波(百萬米波) (1 000~100)×104
3 特低頻 (300~3 000) 特長波(十萬米波) (100~10)×104
4 甚低頻 (3~30)×103 甚長波(萬米波) (10~1)×104
5 低 頻 (30~300)×103 長波(千米波) (10~1)×103
6 中 頻 (300~3 000)×103 中波(百米波) (10~1)×102
7 高 頻 (3~30)×106 短波(十米波) (10~1)×10
8 甚高頻 (30~300)×106 超頻波(米波) 10~1
9 特高頻 (300~3 000)×106 微波(分米波)微波(厘米波) (10~1)×101
10 超高頻 (3~30)×109 (10~1)×102 11
極高頻 (30~300)×109 微波(毫米波)微波(絲米波) (10~1)×103 12
至高頻 (300~3 000)×109 (10~1)×104

 註:頻率范圍含上限、不含下限;波長范圍含下限,不含上限

  簡史 1873年,英國J.C.麥克斯韋從理論上預言瞭電磁波的存在。德國H.R.赫茲於1887年用實驗方法實現瞭電磁波的產生和接收。在這一基礎上,意大利G.馬可尼和俄國A.S.波波夫分別成功地進行瞭無線電通信試驗。1901年跨越大西洋的越洋試驗成功。當時無線電通信都是用長波、中波等波段進行的,並認為波長短於200米的無線電波不適於遠距離通信。直到1923年,短波無線電通信才迅速發展起來。第一條短波通信線路於1924年在瑙恩和佈宜諾斯艾利斯之間建立。20世紀40年代末,貝爾實驗室提出蜂窩通信的概念。1952年,美國貝爾實驗室提出對流層散射超遠距離通信的設想。1965年世界上第一顆商用通信衛星投入使用。1971年貝爾公司提出蜂窩移動通信系統HCMTS。以此,70年代末出現瞭第一代模擬蜂窩移動通信系統AMPS等,90年代初出現第二代GSM等,並在20世紀末成為最重要的無線電通信系統。

  特點 能迅速建立通信,能與運動中方位不明的或被障礙物阻隔的對象建立通信聯絡,也可用於無線電廣播和導航等。無線電通信機動性強和抗毀能力較好,在與飛機、艦艇、坦克等運動目標聯絡時,是唯一的通信手段。缺點是無線電信號易被敵方接收、測向和幹擾。傳輸易受天候和各種幹擾的影響。

  分類 無線電通信按所用波段的不同,可分為甚長波、長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和毫米波通信等。

  甚長波、長波通信 主要靠地波傳播。波長越長,地面電導率越大,傳播損耗就越小。甚長波、長波在陸地和海洋上都能實現穩定的遠距離通信。但設備龐大昂貴,通信容量小,僅適用於對潛通信、地下通信和導航。

  中波通信 白天主要靠地波傳播,夜晚靠電離層反射的天波傳播和地波傳播。這種通信主要用於廣播和導航。其頻率高端也用於近距離的陸上通信,低端可用於地下通信。

  短波通信 主要靠天波傳播,僅在近距離通信時用地波傳播。天波傳播時無線電波的衰耗較小,故可用較小功率進行遠距離通信。短波通信設備比較簡單、價格便宜、機動性強。

  超短波通信 主要靠空間波傳播,一般為視距通信。它具有通信穩定、幹擾小、通信設備便於攜帶等優點,是民用移動通信的主要頻段。其中流星餘跡超短波通信僅當出現流星餘跡才能進行通信。

  微波通信 分為微波接力通信、微波對流層散射通信和衛星通信三種通信方式。

  ①微波接力通信。通過設中間站延長通信距離。通常,頻率選用2~12吉赫,全程可達數千千米。

  ②微波對流層散射通信。頻率常選用5吉赫以下。一跳的通信距離可達數百千米,多跳全程數千千米。

  ③衛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衛星轉發,在地球站之間進行通信。它是國際通信的主要手段。

  毫米波通信 毫米波頻段的大氣層吸收強,通常利用幾個大氣吸收小的窗口如8毫米、6毫米、3毫米等建立無線電通信系統,主要用於軍事。進入21世紀也有通過大氣吸收峰值建立無線電通信系統,實現微微蜂窩通信。見移動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