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熊貓及其棲息環境自然保護區。1963年建立。1975年列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1980年列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網,確定為世界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面積為20萬公頃。以保護世界珍稀動物大熊貓及其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西南,距成都西北百餘千米,東臨岷江,西依四姑娘山,是四姑娘山(海拔高度6 250米)與巴郎山(海拔高度5 000米左右)之間的山間深谷,屬四川盆地西緣邛崍山脈的東坡、亞熱熱帶邊緣向西南高山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這裡山峰高聳,河谷深切,最低海拔1 218米,最高山峰6 250米,高差5 000多米。終年氣候溫涼濕潤,植物2 000多種,主要有冷杉、雲杉、鐵杉、槭、樺及稀有的四川紅杉、麥吊杉、紅豆杉、水青杉、連香樹、領春木、金錢槭等。在海拔2 600~3 600米地帶,雲杉和冷杉占絕對優勢。在雲杉、冷杉林下有著大量的箭竹和杜鵑。箭竹是大熊貓賴以生存的食料來源。因此,在海拔2 100~3 600米箭竹茂密的地帶,便成為大熊貓主要的棲息地。保護區列入保護對象的珍稀動物占全國保護動物種類的一半以上。鳥類有200多種,獸類達60多種。其中,屬稀有珍貴動物29種,如大熊貓、金絲猴、白唇鹿、扭角羚、小熊貓、毛冠鹿、獼猴、雪豹、鬣羚、金貓及綠尾虹雉、紅腹角雉、血雉等。

雲霧繚繞的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