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有機化學傢。生於柏林,卒於格丁根。曾於柏林大學攻讀醫學,在E.費歇爾影響下改學化學。1899年獲弗賴堡大學博士學位。1915~1944年,任格丁根大學化學教授和化學實驗室主任。

  溫道斯1901年開始研究膽甾醇,,1903年發表瞭第一篇題為《膽甾醇》的首創性論文。他還發現其他許多化合物也具有與膽甾醇相類似的結構特點和性質,他把這類化合物歸並成一族,後來定名為甾族化合物。溫道斯是甾族化合物的主要創始人。他發現膽甾醇和膽汁酸具有相同的母核。膽甾醇是該母核帶有仲醇和異辛基側鏈而形成的化合物。母核被證實是由4個高度飽和的稠環構成的。通過溫道斯對膽甾醇的研究,人們終於在1932年確定瞭這個化合物的結構。他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把上述研究方法應用於維生素的研究,分離出維生素D1D2D3,並且發現瞭一種黴菌麥角甾醇(7–去氫膽甾醇),它經過紫外線照射發生異構化作用,可轉變成維生素D3。他還測定瞭維生素B1的化學結構。他因研究甾醇類的結構及其與維生素的關系而獲得1928年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