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朝齊文學傢。字元長。祖籍瑯邪臨沂(今屬山東)。曾祖王弘為宋文帝時大臣;祖父王僧達宋孝武帝時官至中書令。王融早孤,敏慧有文才。齊武帝永明初為竟陵王蕭子良法曹行參軍,遷太子舍人。王融以父官不達,頗欲振興傢業,曾上書齊武帝求自試,遷丹陽丞、中書郎。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三月,齊武帝在芳林園宴請群臣,命王融作《曲水詩序》,以文藻富麗為當時所稱讚,且揚名北魏。王融自恃恃門第,頗有政治抱負。永明十一年夏秋間,齊武帝病重,蕭子良入侍醫藥,王融因武帝將死欲立子良為帝,不果,不久下獄死。詩所存不多,歷來最受稱頌的是《古意》2首。此外,《思公子》也風格清麗。鐘嶸《詩品》把他列入下品,評價不高,大概因他寫詩好用典故。王融的駢文多系應用文字,在當時頗負盛名。如永明九年和十一年的《策秀才文》即出其手,被收入《文選》。此外《求自試啟》、《畫漢武北伐圖上疏》及代蕭子良所作《與劉虯書》等,文字流暢,符合鐘嶸所說“詞美英凈”。王融所存詩文,明代張溥輯為《王寧朔集》,收在《漢魏六朝百三傢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