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在一定條件(溫度、壓力)下具有電子(或空穴)電導或離子電導特性的陶瓷。電子電導類陶瓷是由於電子或空穴的運動產生電導現象的氧化物、碳化物或矽化物陶瓷。離子電導類陶瓷又稱快離子導體或固體電解質,是離子在通過晶體點陣缺陷或玻璃網路結構中的隧道和通路,按一定方向運動而產生導電性的物質。快離子導體陶瓷,根據導電離子的性質,可分為陽離子導體和陰離子導體兩種(見表)。如果固體中的電子電導和離子電導現象同時存在,則這種材料稱為混合導體材料。這一類導體有銀和銅的硫化物(如如 α-硫化銀和β-硫化銅等)、過渡金屬的硫化物(如硫化鈦和硫化鋯等)和含氧酸鹽(如鎢酸鈉、鉬酸鋰)等。

主要的快離子導體

  早在19世紀就已發現電子、離子運動引起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導電現象。20世紀30年代中期,又發現碘化銀的高溫相有較高的離子導電現象。60年代中期,發現瞭復合碘銀化合物和β-氧化鋁導體,其電導率高達10S/m。它們在很多領域中發揮作用,發展很快。

  快離子導體陶瓷的主要用途有:①制作固體電解質電池,如鋰碘、鈉硫電池。鋰碘電池用作心臟起搏器的電源,鈉硫電池用作車輛的驅動能源或大電站的貯能裝置。②制作離子選擇電極,如用氧化鋯制作氧分析儀的探頭,可直接測定熔融鋼液中氧的濃度。β-氧化鋁制作鈉離子選擇電極,可測定合金中的鈉含量。此外,還可用來提純金屬鈉或制備氫和氧等。③制作壓敏、氣敏、濕敏等敏感元件及其他電化學器件。④制作高溫發熱體或磁流體發電中的高溫電極或導電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