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料經過混合所達到的分散摻和的均勻程度的度量。混合程度與所考察的尺度有關。為瞭對不同混合方法與混合設備加以評價和比較,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表述方式。

  流體系統的混合程度,可用以下三種表述方式:

  ①調勻度 物系在總體上,即在設備尺寸範圍內的均勻性的度量。混合物中組分A的調勻度I定義為:

\ n

或    

式中 C A0為混合槽中組分A的平均濃度; CA為所取樣品中組分A的濃度。 I=1表示混合均勻, I=0表示未發生任何混合。某組分的平均調勻度 I是根據同一槽中幾個樣品求得的某組分的調勻度的算術平均值,可用以度量物系總體上的混合效果,但必須指明所取樣品的數量。

  ②分隔尺度 混合物系中被分散微團(如液滴、氣泡或固體團粒)大小的度量。在分隔尺度范圍內,物質是均相的或僅有一種物質。分隔尺度愈小,說明混合愈均勻。對於不互溶的物系,不可能達到分子級的分隔尺度。

  ③分隔強度 互溶物系在小尺度上的均勻性的度量。在混合操作過程中,混合液中存在的是不同大小和不同濃度的混合物微團。這些混合物微團濃度與平均濃度的差別就是分隔強度。分隔強度愈小,說明物料混合愈充分,微團間界面愈模糊(見圖)。當混合物料經過分子擴散已達到理想的混合狀態時,即達到所謂分子尺度的均勻時,分隔強度為零。

分隔強度示意

  在混合設備中,流體總體流動的作用是提高混合物系的調勻度,而湍流脈動則降低分隔尺度和分隔強度。

  固體物系的混合程度,用所取試樣中某一組分含量的標準差表述,即:

式中 C A0為物質A的平均含量; CA為物質A在第 i個樣品中的含量; n為取樣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