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學合成藥,為對氨基苯磺醯胺(簡稱磺胺)的衍生物:

式中R′一般為氫,個別產品為酞醯基或丁二酸單醯基;R″通常為雜環基,如噻唑、嘧啶、吡嗪、噠嗪、眾唑和異眾唑等。磺胺藥對細菌主要是抑制其繁殖,一般無殺菌作用。

  沿革 磺胺(即通式中R′、R″皆為H)早在1908年就作為偶氮染料(見染料)的中間體合成出來。1932年,德國科學傢K.米奇合成瞭紅色偶氮化合物百浪多息;1932~1935年,G.多馬克發現它對實驗動物的某些細菌性感染有良好的治療作用。這一劃時代的發現於1935年發表以後,轟動瞭全世界的醫藥界。不久,法國科學傢的研究闡明瞭百浪多息的抑菌作用,乃是由於它在動物體內經過代謝而生成的磺胺所致。為瞭擴大磺胺抗菌譜和增強其抗菌活性,歐美各國的科學傢對其結構進行瞭多方面的改造,合成瞭數以千計的磺胺化合物(據1945年統計,達5000多種),從中篩選出30多種療效好而毒性較低的磺胺藥,例如:百浪多息、磺胺吡啶(SP)、磺胺嘧啶(SD)、酞酰磺胺噻唑(PST)、磺胺噻唑(ST)、磺胺脒(SG)、磺胺異眾唑(SIZ)、磺胺二甲嘧啶(SM2)。

  青黴素和其他抗生素相繼出現後,由於他們具有更高的抗菌作用,磺胺藥的應用受到影響,但磺胺藥具有性質穩定、易於組織生產、價格低廉、服用方便等優點,在抗菌藥物中始終占有重要的地位。

  1956年第一個每日隻服一次的長效磺胺──磺胺甲氧嗪(3-磺胺-6-甲氧噠嗪)的出現,使磺胺藥的應用有瞭新的發展。以後,又出現一些每日服二次的中效磺胺,如磺胺甲基異眾唑,即新諾明(SMZ),並闡明瞭磺胺嘧啶的中效性質。此外,還發現兩個超長效品種:2-磺胺-3-甲氧吡嗪(可每2~3天服用一次),2-磺胺-5,6-二甲氧嘧啶(每周服一次,故稱周效磺胺)。60年代,發現瞭抗菌增效劑甲氧芐氨嘧啶(TMP),可增強磺胺藥的抑菌作用達數倍至數十倍,並擴大抗菌范圍,使磺胺藥的醫療地位又得到瞭加強。現在臨床上應用最廣的有磺胺嘧啶、雙嘧啶(SD+TMP)、磺胺甲基異眾唑和復方新諾明(SMZ+TMP)以及磺胺二甲嘧啶等產品。

  此外,磺胺藥臨床應用中,發現有些品種具抑制碳酸酐酶的作用,有的則有降血糖的副作用。經過系統的化合物合成與篩選,終於發展以雙氫克尿噻為代表的磺胺類利尿藥和以甲苯磺丁脲為代表的磺胺類口服降血糖藥。

  生產 磺胺藥的生產一般都以乙酰苯胺(退熱冰)為起始原料,經氯磺酸氯磺化(見磺化得對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對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經氨水胺化、堿液水解和鹽酸中和便得磺胺(SN)。磺胺與硝酸胍、純堿熔融,處理後得磺胺脒。磺胺和磺胺脒曾是磺胺藥常用品種,現在它們和對乙酰氨基苯磺酰氯都隻作為磺胺藥生產的中間體。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基異眾唑的生產方法不同。①磺胺嘧啶:在NN′- 二甲基甲酰胺中,依次加入三氯化磷和乙烯基乙醚進行加成反應,所得加成物與磺胺脒在甲醇鈉中進行環合反應,即得磺胺嘧啶鈉鹽,再經酸析和精制便得成品。②磺胺甲基異眾唑:草酸二乙酯與丙酮在甲醇鈉作用下縮合成為乙酰丙酮酸乙酯,與鹽酸羥胺進行環合,便得5-甲基異眾唑-3-甲酸乙酯。經氨水胺解和次氯酸鈉霍夫曼降解,便得3-氨基-5-甲基異眾唑。後者與對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在縛酸劑作用下縮合,便得乙酰化物,最後經堿液水解、酸析和精制便得成品。

  應用 磺胺藥物抗菌譜較廣,對於多種球菌如腦膜炎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淋球菌及某些桿菌如痢疾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鼠疫桿菌都有抑制作用,對某些真菌(如放線菌)和瘧原蟲也有抑制作用。臨床上應用於治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如咽喉炎、扁桃體炎、中耳炎、肺炎等)、泌尿道感染(如急性或慢性尿道感染、輕癥腎盂腎炎)、腸道感染(如細菌性痢疾、腸炎等)、鼠疫、局部軟組織或創面感染、眼部感染(如結膜炎、沙眼等)、瘧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