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企業管理人員和工人共同參預製定企業的總目標,並根據總目標制定分目標,確定行動方針,安排工作進度,實行自我控制,以達到企業總目標的一種管理制度。1954年美國企業管理專傢P.F.德魯克首先提出目標管理。他在《管理實踐》一書中提出目標管理與自我控制的主張。他認為企業的目的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企業的各級管理必須以目標來統一和協調不同部門和人員的不同貢獻,以完成企業的總目標。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計劃良好和方向一致的分目標來指導各部門和個人,那麼企業規模越大,人員越越多,發生沖突和浪費的可能性就越大。隻有每個企業管理人員和工人都能知道和瞭解企業總目標對他本人的要求和期望,並決定如何評價他的成就時,企業總目標才有可能達到。德魯克的這一主張是目標管理的主要理論根據。1965年J.奧迪奧恩在《目標管理》一書中又作瞭進一步的闡述。目標管理在現代企業中應用甚廣,特別適用於對各級管理人員的管理,故被稱作管理中的管理。

  目標制定的要求 在實行目標管理時,首要的工作是制定目標。制定目標時有五項要求:①目標的制定不能單從企業內部條件出發,還必須充分考慮企業周圍的環境條件,包括政治的、社會的、經濟的各種環境因素(見系統環境)。②必須確定一個目標結構──目標網(圖1)。企業總目標的確定是目標管理制度的起點,由總目標產生分項目標,按企業層次發展下去形成目標網。目標網通常可分為四個層次:高層目標,由這些高層的目標組成企業的總目標,中層目標,指企業中生產車間和科室一級為執行總目標所應達到的目標;基層目標,即生產班組為貫徹各部門的目標所應達到的目標;個人工作目標,是為達到基層單位目標所應完成的各項基本任務。③在制定分項目標時,各分項目標要既能直接或間接地有利於企業總利益和其他各項工作的改進,又能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充分發揮他們的工作潛力。各項分目標之間還應註意平衡協調,力求避免相互矛盾和影響。④在制定目標時,目標必須體現一定的先進性,又具有實現的可能性。目標完成期限應根據目標性質和要求等確定。在制定短期目標時應有長期觀點;制定長期目標時,應將時間分成幾個階段,以利檢查和控制目標的執行情況。⑤各項目標應盡可能數量化,以便比較、分析、考核和評價。

  實現目標管理的步驟 要實行目標管理的具體步驟(圖2)是:①上級同下級部門或職工共同商定切實可行的工作目標。工作目標可由下級部門或職工自行提出,由上級批準。也可由上級部門同下級部門和職工共同制定。目標可以有幾個,但不宜過高或過低,實現目標的期限也不宜太長,一般以周或月為時間單位,也可以季度為時間單位。②上級同下級部門和職工就實現各項目標的具體計劃和方法達成協議。③上級根據目標和計劃,授予下級部門和職工以相應的人權、財權和對外聯系權。下級部門和職工行使這些權利來達到自己的工作目標。④定出檢查時間。在目標完成前上級要對下級部門和職工完成目標的進展情況進行檢查。⑤在達到預定期限時,上下級一起對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以決定獎懲和職務的升降。⑥制定新的目標,開始新的循環。

  目標管理的應用 目標管理可用於工業、金融、醫療和公用事業等不同行業的企業和事業單位。從現代企業實行目標管理的實踐中,可以歸納出以下幾種應用情況:①大型企業多數重視目標管理制度。它們利用目標管理對下屬的利潤中心和眾多的分支機構實行多級遞階管理。②一些小型企業隻限於在生產作業方面實行目標管理。③一般單位在與財務有關的領域(如利潤、成本、投資收益率等)中,目標管理應用較為廣泛。④很多企業把目標管理與工資制度結合起來,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發展趨勢 目標管理是一種有效的管理制度,它是制訂計劃的有效工具。有瞭目標,才便於對企業的生產和工作過程進行管理和控制,才可能對企業管理的成績進行評價。1970年美國哈佛大學的企業管理專傢H.萊文森對目標管理提出瞭改進意見。他認為50~60年代盛行的目標管理有3 個缺點:①沒有包括在目標裡的工作容易被忽視。②人們隻註意完成個人的目標而忽視各種工作之間的相互聯系。③目標管理有忽視人的行為特點的傾向。他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瞭相應的解決辦法:①每個目標都應與部門和企業的目標相結合,每個人對集體的貢獻采用集體評價的辦法,並根據集體完成目標的程度決定獎勵。②除集體和個人目標外,還應制定由個人和其直接領導共同完成的目標,這樣有利於上下級之間的合作和下級對上級的監督和評價。③人與人、部門與部門之間應建立真誠合作關系。因此,目標管理的發展趨勢是:①使推行目標管理和改進管理機構相結合,使兩者的發展相適應。如在一些企業建立專門的目標管理小組或咨詢小組;對職工結構進行改組;提高職工文化教育,加強職工責任感教育等。②目標管理與行為科學等管理理論密切配合,例如已出現的目標理論就是專門研究目標與行為關系的一種理論,以此來促進目標管理制度的有效應用。

  

參考書目

 高德文等編:《15種現代管理方法》,山西科學教育出版社,太原,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