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模式樣本的基礎上選擇適當的一組基元,用以構成描述模式的文法。基元選擇(見結構模式識別)在很大程度上關係到模式文法的複雜程度。通常採用較複雜的基元,就能用比較簡單的文法對模式結構進行描述。在已經確定基元的情況下,設計者主要根據先驗知識和經驗在相應的文法類(如短語結構文法、隨機文法、樹文法、屬性文法、圖像描述語言)中構造適合所研究問題的文法。一種文法描述能力的增強是以增加分析系統(識別器)的複雜性作為代價的,因此設計者在確定文法類型時要對可能實現的各個方方案進行分析比較,以得到滿意的效果。對於正則文法和某些類型的上下文無關文法,已經研究出一些文法推斷算法。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文法的構成是靠設計者的技巧,特別是當構造出來的文法產生一些應屬於其他類別的模式鏈時,設計者要對它進行反復調整,以使修改後的文法所產生的語言中不再包含這些鏈。已經出現一些專門的模式文法,可用於描述諸如波形、英文和中文字符、染色體影像、火花室圖片、二維數字表達式、化學結構、語言波形和指紋圖像等模式。用這類專門模式文法可以產生圖像描述語言、語音描述語言等。它們在實際中已得到瞭有效的應用。

  

參考書目

 T.Pavlidis, Structural Pattern Recognition, Springer Verlag,Berlin,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