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電腦進行的測試,英文縮寫為CAT。主要用於數位電路的測試,如對大型積體電路、電腦系統的測試等。測試的目的是確定被測物件的性能或有無故障,如果有故障則要指出故障的性質和可能的部位。判斷有無故障的測試稱檢測測試,能給出故障定位資訊的測試稱診斷測試。電腦輔助測試可以大大加快測試速速度,提高測試精度,減少測試費用。有些復雜的數字系統,由於其規模大,內部結構復雜且無法直接接觸,測試工作量很大,單靠人工方法已不能完成,隻有借助於計算機才能完成。例如大規模集成電路如果沒有計算機輔助測試,幾乎不可能有工業化的批量生產。邏輯分析儀、聯機仿真器、微機開發系統是幾種常見的計算機輔助測試系統。上圖為計算機輔助測試的模型。在進行計算機輔助測試時,首先根據被測對象的特點編寫測試程序,裝入計算機。測試程序完成下列工作:向測試對象發送必要的測試數據,收集被測對象對這些測試數據的響應數據,根據得到的響應數據確定下一步的測試數據,再發送,再收集,直到能夠分析判斷出被測對象是否合格或有無故障的結論為止。最後將測試結果打印輸出或顯示。測試的精度和速度有賴於被測對象的設計、測試程序的編制以及故障模擬方法(包括測試數據序列的選擇和故障字典的編制等)。

  當運行測試程序的計算機本身就是被測試的對象時稱為自檢測和自診斷,測試程序稱為檢機程序。檢機程序是計算機維護人員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