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資訊不完全或不確定的系統的控制理論,是中國鄧聚龍教授於1979年提出來的。灰色系統理論將系統分為兩類:①本征灰色系統。這類系統沒有物理原型,運行機制不明確,例如人文、經濟、生態、農業、市場等系統。②一般灰色系統。這類系統有物理原型,但資訊不完全,如工業控制系統。灰色系統理論強調資訊的處理、生成和利用。基於資訊利用和不斷補充的思想,灰色系統可以白化(明確);基於資訊生成的思想,對眾多的白化客體可以作認識論層次的昇華,即白情況也可以灰化。基於資訊的可補充性性和認識的可深化性,灰色系統的任何結果都帶有階段性、局部性。階段性和局部性必然導致解的非唯一性、集類的開性、結果的拓撲性和可構造性。將原始數據累加生成可獲得灰指數(區間性的)函數。基於這類函數可定義微分方程的背景值和平射性,有限與無限的相對性,並可定義指標拓撲空間的導數(即灰導數),從而可建立功能較強的微分方程模型。灰色系統理論的研究內容包括:系統分析、數據生成、建模、預測、決策和控制,已應用到軍事、經濟、工業、農業、生態、氣象、地震、教育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