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至張傢口的鐵路,現為京包線的京張段。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條幹線鐵路。由中國傑出的工程師詹天佑負責設計和修建。1905年10月2日動工,1909年10月2日通車。實際建造時為豐臺至張傢口,全長約200公裡,始發站為豐臺,與原有的京奉鐵路(京師至奉天,今北京至瀋陽)接軌。

  張傢口在居庸關外,地當京師(北京)西北,自古在軍事上和商業上均是中國北疆的重鎮。清朝時,排除瞭英、俄兩國的重重阻撓,決定由詹天佑任總總工程師,一切建造及管理完全由中國人掌握。在技術方面,對關溝段采取瞭一系列創造性的措施,如:①利用青龍橋東溝的天然地形,采用之字形展線(見鐵路定線技術),並結合用33.33‰的坡度(見圖);②用馬萊(Mallet)復式機車(0-6-6-0),該機車較輕便(重僅136噸)、靈活(可以通過很小的曲線半徑,見鐵路線路平面);③關溝段共有4個隧道,其中八達嶺隧道最長,為1091米,開鑿該隧道時采用中間豎井法,加速成峒的速度;④大量采用混凝土拱橋,就地取材,節省工費。因此,在較短時間內,用最低的費用,順利地完成瞭全線興建任務。

關溝“之”字展線圖

  京張鐵路是完全由中國人獨立自主修建的高質量一級幹線鐵路,從此打破瞭外國人壟斷修建中國鐵路的局面。在選線、設計方面,詹天佑不是單純采取提高線路標準,增大工程量的辦法,而是著眼於順從自然,工、機配合的先進的選線設計基本原則(見鐵路選線),一方面順從展線定坡,另一方面借重機車,以補不足,使京張鐵路成為在當時情況下經濟合理的鐵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