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書法、繪畫作品進行裱褙和裝飾的手工藝。又稱裱褙、裝背、裝潢等。俗稱裱畫。

  沿革 裝裱約始於晉代。據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晉以前,裝背不佳,到範曄(398~445)始能裝背。唐代,宮廷已設專職裝裱匠師。當時裝裱格式頗為講究。貞觀年間(627~649)和開元年間(713~741),宮廷圖書一律以紫檀為軸,用紫羅裱背書畫四邊。宋代,徽宗趙佶(1082~1135)愛好字畫,,亦重裝裱,宮廷設有裝裱工場和提舉官,規定裝裱格式,世稱“宣和裝”,被奉為裝裱的典范。南宋,裝裱技法仍繼承宣和裝的遺制。淳祐年間(1241~1252),杭州出現民間裝裱作坊,著名的有“朱傢裱褙鋪”。明代,裝裱工藝進一步發展。宣德年間(1426~1435)以後,裝裱業中心逐漸移至江蘇蘇州,有“裝潢能事,普天之下,獨遜吳中”的記述。著名匠師有湯氏、強氏兩傢。明代周嘉胄著有《裝潢志》一書。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宮廷所藏名傢書畫必用蘇州裱工裝裱。秦長年等4人曾被召入宮廷,裝裱《歷代帝後像》等名畫。蘇州裝裱明代流傳至北京,清代後期又流傳至上海、武漢等地。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裝裱手工藝有瞭迅速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江蘇蘇州、湖北武漢、北京、上海等地,並以蘇州為主。蘇州裝裱以選料優良、配色文雅、裱工精細為特色。著名匠師謝根寶專長修復古舊書畫。

  工藝 裝裱一般分為掛軸、手卷、冊頁等 3種形式。掛軸在書畫的四邊加鑲綾、絹,上端安桿,下端安軸。手卷與掛軸大致相同,四邊加鑲綾絹,兩端安軸。冊頁鑲邊框,前後有副頁,上下加板面。書畫、碑帖經裝裱後更增加藝術效果,並便於觀賞、收藏,殘破的也能修補完整。

  裝裱用的主要工具有:紙壁,俗稱挺板,用紙糊在木制方格上做成,用於挺平畫幅或綾絹;案子,用木板髹漆制成,平滑如鏡;漿刷、排刷,用棕絲紮制;排筆、尺、刀等。輔助工具有起子,用厚闊約1cm的竹片削成,一端作握柄,一端逐漸扁平,用於從紙壁上取下裱件。此外還有鑷子、針錐、砑石等。

  裝裱材料有:棉料紙,用於覆托;綾、錦,用於鑲裱畫幅四周;桿軸,用杉木制成,可久置不變形;軸頭,一般用紅木制成,也有用烏木、紫檀、陶瓷、象牙、玉石等制成。

  裝裱大致有 4道工序:①托裁畫心。把畫心托裱一次,貼到紙壁上挺平,待幹後取下,依規矩裁切成方形或圓形。②配料鑲嵌。按一定格式配齊並裁定綾錦等材料,然後鑲在已托裱的畫心四周。上下鑲嵌的尺度和左右邊緣的寬窄,都應與書畫或懸掛的位置相宜。③復背。在鑲好的畫幅背後再裱一次,貼到紙壁上挺平。④砑光裝配。把畫幅背面向上平放案上,用砑石在背面磨平。裝上下桿軸、軸頭,以及穿絲帶和貼題簽,裝裱即告完成。

  修治古舊書畫時,首先整治畫心,沖洗污跡;其次揭裱,即把畫心從舊的托紙上揭下,再重新托裱。如有缺損,須加挖補。畫心上缺損的地方,挖補後顏色如與原作有不同之處,要用筆墨、顏料填補,稱為接筆。其餘工序與裝裱新畫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