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湖南瀏陽永和鎮出產的菊花石為原料雕刻而成的石雕。菊花石呈白色,形似菊花的紋理,因而得名。

  清代乾隆五年(1740)左右,永和鎮的書畫傢歐錫藩和藝人程維達合作,用菊花石雕刻成硯臺、筆洗、筆筒、筆架等文房用具。譚嗣同曾題刻《菊花石秋影硯銘》,讚賞故鄉瀏陽的菊花石硯。1924年,菊花石雕頗為興盛,有“補天石”等著名作坊。菊花石雕名藝人戴清昇13歲時從師於名匠黃傢權,20歲後在傳統的浮雕技法上開創圓雕、鏤雕,擅於相石尋花,,因材施藝。他畢生共創作1600多件作品,其中“梅蘭竹菊橫屏”和“梅菊屏”於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博覽會上獲金牌獎。菊花石雕的品種除瞭“假花山”、橫屏等欣賞品外,還有茶壺、茶杯、碗、酒杯、桌面、像框、印盒、圖章等實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