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電熱元件加熱食物的廚房電器。20世紀初,美國人G.A.休斯製成世界上第一臺電灶,稱為“電氣化的煤氣灶”。30年代進行瞭定時、控溫等改進。1963年出現自淨式電灶。同年,還出現玻璃陶瓷的電灶灶臺。1986年美國電灶產量達341.1萬臺,普及率達62%。

  電灶按安裝方式可分為自由放置式和內藏式(嵌裝在廚房櫃檯內);按灶臺加熱器類型可分為全電型和電-氣兩用型(除電加熱器外,還帶1~2個煤氣加熱器)。

  電灶由殼體、電熱元件和控溫定時系統組成:①殼體:包括箱體、控制屏和箱門 3部分,均用薄鋼板制作。表面凡受高溫的地方均應塗搪。箱體為兩層,其間可充填絕熱材料,也可以是空氣夾層。箱門上裝有耐熱玻璃,同時還設有聯鎖機構,在開門時可自動切斷電源。②電熱元件:分灶臺加熱元件和灶膛加熱元件兩類。灶臺加熱元件安裝在灶臺臺面上,可加熱各類鍋具。其典型形式是彎成圓盤狀的金屬管式電熱元件,功率可調或固定。灶膛加熱元件安裝在灶膛內部供烤制食物用。通常由上部烤制元件和下部焙制元件組成,常見的是金屬管式。③控溫定時系統:電灶的控溫與定時主要用於灶膛。控溫采用雙金屬片式或感溫包式控溫器,定時則采用發條式、電動式或電子式定時器。

  電灶的總功率均較大,一般在2kW以上,有的可高達10kW以上,安裝使用時應特別註意超負荷的安全問題。